身心障礙女性遇跟騷陷雙重困境 民團提3呼籲

跟蹤騷擾很害怕,身心障礙者受限行動能力,跑不快、看不到而無法及時呼救,或反遭質疑「你長這樣怎麼可能」,陷雙重弱勢困境。民團提3呼籲,盼設計適當防身輔具、提升意識等。

因一起屏東通訊行女員工遭假車禍真擄殺案,促成跟蹤騷擾防制法在2022年6月1日上路,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今天召開「正視身心障礙女性遭遇跟蹤騷擾困境」記者會,說明身心障礙女性跟蹤騷擾經驗調查計畫成果。

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指出,跟騷法施行後,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提供資料顯示,身心障礙女性遭遇跟蹤騷擾的總人次高於身心障礙男性9倍,也比一般女性高很多,常見困境如講了人家也不相信,就因為是「身心障礙者」、「有殘缺的人」,加害者可能會以此為藉口來替自己的行為開脫,甚至對身心障礙者的外貌、障礙貶低。

視覺障礙者劉小姐勇敢現身分享經驗,她曾走在路上被人襲胸,儘管事前已聽到機車由遠而近的聲音,但看不到對方動作、閃不掉,帶了防狼噴霧也不知道該往哪噴,還曾在替客人按摩時,對方故意露出生殖器,不經意碰到的觸感讓劉小姐一陣噁心,只能裝沒事趕緊拿毛巾蓋上,想報警又擔心會不會因為講不清楚長相等資訊造成警方困擾。

肢體障礙者小雯(化名)從小到大遭人以協助之名、行騷擾之實的次數,更是多到說也說不完,例如校車司機協助上下車,明明只要托住腳即可,竟從屁股下手,最誇張是把手指頭伸到陰部位置,還有人聲稱要幫忙,趁機掐她的胸部。

身心障礙聯盟研發專員張哲誠簡報說明,因身心障礙的特性及限制,促使身心障礙女性在面對危機時,更難及時逃離或採取有效的自我保護措施,且擔心如果拒絕被協助,可能引起對方報復或是之後沒人願意幫忙。

身心障礙聯盟提出3點呼籲,首先是建議研發適當的防身輔具,目前多數市售一般防身用品需要精細動作等輔助,建議參考國外做法,設計結合聲響、警報及定位功能的穿戴式裝置;第2,提供諮詢協助,讓不同障礙特性的女性都能得到支持,或轉介心理諮商。

第3點是希望能提升司法人員障礙意識。洪心平強調,她相信司法人員絕對沒有惡意,有員警問視覺障礙者「有沒有看到穿什麼顏色衣服」,雖然該名員警立刻察覺問法不對,改問在哪個路口或哪家商店發生,若因身心障礙而導致蒐證困難,應靈活運用其他管道替代,像是筆談等,讓有勇氣進入司法程序的受害者,得到更適切協助。

「求助絕對是第一步。」法律扶助基金會法務處副主任莊華隆多次提醒,有沒有辦法搜集到相關證據,或試著讓檢察官理解當事人說法真實性等,都是律師會努力的部分;洪心平也說,即便是一次性的騷擾,還是有成案可能。

這項專題研究採用焦點團體訪談方式,透過網路報名、團體及機關宣傳、邀請等方式招募訪談對象,實際受訪對象介於29歲至67歲之間的身心障礙女性計18名、警政人員11名、社政人員5名,共計34名受訪者。

司法 跟蹤騷擾 輔具

延伸閱讀

按摩客人露鳥性騷 身障盟3建言盼解身障女性困境

凱基 微型保險受肯定

北港媽祖全台心靈遶境 淡水育成中心鑽轎腳祈福

影/分母不同拿分子比大小 民團批許宇甄罷免門檻提案荒謬

相關新聞

全台PM2.5測值 環團質疑低估

環境部日前公布去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全台PM2.5年平均濃度十二點五微克/立方公尺,較前年十三點七微克...

12強紀念悠遊卡 750多萬所得捐贈3單位 助原鄉基層棒球

悠遊卡公司為慶祝中華隊奪下2024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去年發行紀念悠遊卡,統計共賣出26萬多張、750多萬元紀錄,並承...

健保總額斷頭制 恐衝擊患者權益

頭痛患者就醫,醫師安排電腦斷層竟需等五個月;病人術後回診,卻掛不上執刀醫師門診。南區健保分局近三年實施醫院總額制,由醫院...

明晚再有冷氣團南下!6度低溫恐再現 最冷時間點曝光

冷氣團一波接一波,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表示,明天白天為未來1周最溫暖的一天,明晚再有大陸冷氣團南下,且配合南方雲系北移...

弱勢家庭困窘 三餐變兩餐想辦法活下去

物價飛漲,弱勢家庭負擔更顯沉重。家扶基金會去年底對扶助的弱勢家庭問卷調查,自覺伙食費有困難的家庭高達百分之五十四,百分之...

台中5寶爸原承諾不再生突又晉升「6寶爸」近況曝光

台中30歲江男,2020年底以「5寶爸」籌孩子醫藥費要賣嬰兒推車引熱議;市議員江和樹今天到江男工作的汽修廠探視,得知江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