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貿易對話啟動 川普計畫與習談話 美貿易代表本周與中方會談

北市中山商圈20米斑馬線超浮誇 「車卡上面」...行人、車輛都地獄

在宅急症照護逾700人 企業捐百套遠距設備賦能

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今年7月上路,至10月底已收案超過700人,網路取代馬路,讓醫療服務上山下海,有執行診所反應山上海邊連線不佳,電信業者今天捐贈百套5G遠距診療設備賦能。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長石崇良今天在捐贈儀式表示,雖偏鄉有衛生所,但很難有專科醫師,尤其五官科與皮膚科醫師,但當地民眾確實有需求,甚至多數時候不是大病,卻要千里迢迢跑大醫院,從2019年起透過遠距會診,從台東開始試辦,讓偏鄉民眾得到專科診療。

今天遠傳電信提供100套5G遠距診療在宅急症照護方案,包含建置於醫療院所遠距看診所需虛擬診間平台、與在宅或照護機構遠端監測硬體設備,如血壓機、血氧機與體溫計等,捐給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等,盼將醫療資源送進15縣市、56個偏鄉。

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石崇良說,醫療障礙不只發生在偏遠地區,都會區失能者或長者因行動不方便,「去一趟醫院可能也如同在偏鄉般遙遠」,在不熟悉環境無法好好休息,甚至自體免疫力較差,在醫院可能受交叉感染影響,今年7月起推出在宅急症照護。

石崇良表示,在宅急症照護計畫包含在家或機構對象,已有700多家醫療院所加入計畫,其中約500家為基層診所,截至10月收案700多名患者,其中泌尿道感染、肺炎、蜂窩性組織炎為主,9成6可以在家完成治療,所需照顧天數約5、6天,比醫院住院10天以上還要短。

石崇良說,在宅急症照護成功關鍵,不只是醫護團隊每天定期到家裡提供照護,還需要及時察覺病情變化,遠端監測硬體設備與虛擬診間平台功不可沒,讓醫療團隊可以即時掌握個案生理變化,如果個案生理出現異狀,需要後送,將透過綠色通道住院。

石崇良表示,醫療機構建置遠端監測硬體設備需要不少金費,所以在宅急症照護計畫支付方式分為論日支付跟論次支付,前者有每日護理費用與每日監測設備所需要費用,後者也有監測設備費用支付;另外,部分地方衛生局成立調度中心,提供醫療機構遠端監測硬體設備。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副秘書長陳家宏說,高齡社會都市和偏鄉都有在宅醫療需求,這顛覆過去面對面看診模式,醫療團隊確實需要適應調適,尋求安全感,讓醫療團隊可以有力量踏出醫療院所、走進患者家中,最重要的是遠距監控,即時看到生理數據,建立嶄新醫病互動。

偏鄉 石崇良 遠距

延伸閱讀

「打造建康台灣」!賴總統:2030年癌症死亡降低3分之1

財政部長莊翠雲:稅收挹注健保…通盤考量

學者建議補充保費增至3% 健保署拚114年修法

不菸不酒罹肺癌 石崇良:明年下修老菸槍門檻 擴大篩檢

相關新聞

家寧露面聲明影片7小時衝59萬流量 Cheap白話翻譯5重點

YouTuber家寧日前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昨天深夜透過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秘月期POPOO」,發布4分鐘影片「...

80歲免巴氏量表聘請外籍看護 拚7月底前上路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服法第四十六條修正案,開放八十歲以上長者,或七十至七十九歲罹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可聘請外籍看護...

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大樂透第36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1.94億元由一名幸運兒獨得,獎落桃園市楊梅區四維里文化街226號的晟賀彩券行。

19日冷氣團或寒流南下 11縣市局部低溫10度以下

氣象署今天表示,受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今晚至明天雲林以北11縣市防局部攝氏10度以下低溫,這波冷空氣持續到20日清...

家寧稱與Andy領同月薪 律師揪3操作疑點:恐怕很難順利切割

百萬YouTuber「眾量級」的Andy老師和前女友家寧去年10月宣布分手,Andy也在本(3)月11日對家寧一家提出8大指控。家寧今(18日)發4點聲明,強調與Andy一樣都是每月領相同薪資及獎金。對此,律師王至德PO文表示,家寧的個人聲明稿有3點讓人難以理解,希望可以透過拍影片說明清楚,「不然可能很難順利切割」。

影/強烈冷氣團發威!玉山下雪達1公分 銀白雪景曝光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今清晨5時29分最低溫下探-2.6度,加上水氣配合之下,玉山氣象站今早7時降雪,積雪達1公分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