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千人「植植走」遊行 呼籲重視植物性飲食
民間團體今舉行「植植走大遊行 出來拚蔬贏」遊行,近2000名民眾從凱道走到客家主題公園,傳達氣候變遷加劇之際,推動植物性飲食的重要性。
台灣永續飲食轉型智庫協會理事長張祐銓表示,今天到場民眾不畏颱風參加遊行,都是認同在這個氣候危機迫切的時間點,要積極推動植物性飲食的重要性。過去一年,智庫透過兩次遊行與公聽會傳遞訴求,今天再舉辦第二屆的植植走遊行,希望往後能成為傳統。
張祐銓說,今年遊行具體訴求包括盡速效法先進國家,將植物性飲食發展納入國家政策;加速甲烷減排行動、強化並修正低碳蔬食法規、輔導校園提供蔬素食選項,以及淨零綠生活計畫確實執行植物性飲食推廣。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陳椒華指出,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資料,畜牧業的碳排佔排放大宗,因此推動動物肉食減量增加蔬食蛋白的食用非常重要,未來會與各團體一起努力,推動2050淨零碳排及全民蔬食減碳運動。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何宗勳表示, 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會議第二次會議宣示,政府明年一月將提出全新的2030減碳新目標,比「24%±1%」還要高,2032年則「一定會超過30%」,今天遊行主題「植物性飲食和減碳生活」正是新目標要達到「深度節能減碳」所需。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議題推廣主任寸舫筑表示,氣候變遷法要求各級政府推動「低碳飲食」,選擇植物性飲食能夠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產生巨大影響,已是永續未來的指標。他也呼籲政府加速輔導工廠化集約畜牧轉型友善,淘汰對動物和環境都不好的密集飼養,減緩畜禽產品碳排,創造動物福利、環境永續與消費者權益三贏。
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營養師陳婷鈺說,全植飲食,能有效降低多種慢性病成因,對國家健保有極大助益。哈佛一項研究證明,植物性食物生產系統能提供全人類充足的糧食,更能減少碳排,同時增加「碳減排」效力,若能成功將畜牧業終止與轉型,估計將可釋放全球76%的農田,其中大部分面積能回復成森林,從而拯救珍貴的野生動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