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地方補助「愈修愈黑箱」!北市轟中央 陳其邁也嘆「欲哭無淚」

大雷雨狂炸!台南、屏東淹水警戒 專家:降雨熱區轉移至嘉義以南

印度空難逾240死僅1人倖存 警方:他坐緊急出口附近 跳出機艙逃生

偽造車牌多 交部修法最高罰鍰增至3.6萬、車輛沒入銷毀

交通部宣布,將針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第85條進行修法,包括比照危險駕駛提高最高罰鍰至3萬6000元,並當場沒入車輛銷毀。記者周湘芸/攝影
交通部宣布,將針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第85條進行修法,包括比照危險駕駛提高最高罰鍰至3萬6000元,並當場沒入車輛銷毀。記者周湘芸/攝影

偽造車牌影響治安、交通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交通部今宣布,將針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第85條進行修法,包括比照危險駕駛提高最高罰鍰至3萬6000元,並當場沒入車輛銷毀、增訂併罰汽車駕駛人併同處罰等,後續會盡速呈報行政院,並交由立法院審議,盼這個會期送至立法院,通過後就能盡快實施。

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長林福山表示,已邀集法務部、地方政府等單位討論,此次修法重點為,現行最高罰鍰為1萬800元,將來比照危險駕駛提高至3萬6000元,並當場移置保管車輛;明訂使用偽變造或矇領牌照及未懸掛號牌情形者,均按最高額處罰3萬6000元;增訂偽變造或矇領牌照直接沒入車輛;增訂併罰汽車駕駛人,與汽車所有人以相同處罰。

交通部指出,2021年至2023年每年依序有95件、169件、251件偽造車牌,平均每年約171件、每月約14件,今年截至目前已有1012件,併同溯源查緝以刑法移送共859件、896人,8月最高更有219件,9月181件、10月137件已有下降。進一步分析,偽造車牌中有80%是吊扣、吊銷及報廢車輛,16%涉及犯罪嫌疑。

對於偽造車牌暴增是否與超速等違規行為導致吊扣銷車輛數量增多,林福山指出,吊扣牌照行為非常多,交通部立場是,無論是駕駛行為跟車輛管理都要遵守規定。

林福山表示,公路局已與內政部警政署、財政部關務署、數位發展部、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等單位從「不敢賣、買不到、不敢用」三方向積極展開各項防制作為。公路局已與財政部關務署、內政部警政署建立進口貨物查核通報機制,已查獲3件進口偽造號牌,由警察機關進一步溯源偵辦將輸入銷售者移送法辦。

另外,在網路銷售資訊部分,公路局已經建立網路平台巡查程式並持續巡查追蹤,查獲案件即通知業者下架,並移送警察機關偵辦。數位發展部已與臉書、Line、Youtube、抖音等社群平台業者建立通報下架窗口,蝦皮、雅虎、露天等網購平台業者皆配合全面下架,已下架46件。

林福山也說,公路監理機關持續利用異常通行資料建立疑似偽造號牌灰名單,與警察、停管機關合作,將該灰名單及不得上路的車輛資訊,提供警察機關納入AI巡防系統查緝。

警察 數位發展部 交通部

延伸閱讀

高鐵延伸屏東「高雄案」較優 屏縣府及立委:盡快定案

彰化33年資歷警員加入詐騙集團 2大過免職、退休金歸零

天兔颱風發布海上警報 公路局預估首波管制6路段

防堵偽造號牌 公路局:研擬提高刑度、罰金加重處分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熱帶性低氣壓增強!明接近台灣 恐出現8至10級強陣風

菲律賓東方海面熱帶擾動於今晚8時已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TD),中央氣象署表示,熱帶性低氣壓明天白天將接近台灣東半部近海並...

高溫炎熱防熱傷害 蝴蝶颱風將生成對台影響曝

在南海上的今年第一號熱帶性低氣壓,有發展為輕度颱風的趨勢,若成颱將命名蝴蝶。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林孝儒表示,熱帶性低氣...

台東海端連2震 下午1時43分規模4.0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3級

台東縣海端鄉連2震,中央氣象署發布小區域有感地震報告,今天下午1時32分,在台東縣政府北北西方58.0公里,位於台東縣海...

尋人!中捷第5000萬名旅客昨出爐 獲星宇航空商務機票

尋找幸運兒!台中捷運通車以來累計運量昨(9)日突破5000萬人次,第5000萬名旅客是下午2時45分持一卡通從舊社站進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