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警員抖音稱我是中國人我愛祖國 桃警回應這樣處置

全球首次黏多醣症4A型新生兒篩檢 馬偕讓患者提前四年治療

馬偕國際罕見疾病中心本次研究成果榮登國際權威醫學期刊 「醫學遺傳學」(Genetics in Medicine),圖為馬偕國際罕見疾病中心主任林翔宇。圖/馬偕醫院提供
馬偕國際罕見疾病中心本次研究成果榮登國際權威醫學期刊 「醫學遺傳學」(Genetics in Medicine),圖為馬偕國際罕見疾病中心主任林翔宇。圖/馬偕醫院提供

馬偕紀念醫院執行全球首次黏多醣症4A型新生兒篩檢計畫,透過新生兒腳跟血採檢判斷,大規模篩檢超過26萬位新生兒,初步篩檢出95名異常個案,最終9名確診馬偕醫院國際罕見疾病中心主任林翔宇表示,篩檢成果顯示,黏多醣症4A型新生兒可以在0.2歲確診,大幅縮短過往平均4.3歲才確診接受治療。

黏多醣症患者體內缺少分解黏多醣的酵素,會導致分子堆積引發骨骼、軟骨及其他器官逐漸損壞。黏多醣症分為11型,其中黏多醣症4A型(MPS IVA)病況發展屬漸進性,剛出生時外觀難以看出,等到外觀出現明顯病徵時,患者骨骼與內臟器官的損傷已無法逆轉,因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林翔宇表示,黏多醣症4A型的臨床症狀包括短頸、胸骨突出、骨骼畸形、運動障礙和呼吸問題。隨著年齡增加,症狀會愈來愈嚴重,最終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造成死亡。早期確定診斷和即時介入治療,是成功治療黏多醣症的關鍵,新生兒篩檢能夠在患者病情惡化之前介入治療,以避免各器官系統不可逆的損傷。

馬偕紀念醫院、台北病理中心(TIP)與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CFOH)合作,在2019年9月至2023年10月間,大規模為台灣26萬4843名新生兒進行黏多醣症4A型篩檢。篩檢會採取新生兒的腳跟血,利用簡單的濾紙血片檢測,初步篩檢出95名異常個案;進一步轉診至馬偕兒童醫院確認診斷,最終9名新生兒為黏多醣症4A型,發生率為每10萬名新生兒中3.4例。

林翔宇表說,透過計畫篩檢確診的新生兒年紀為出生後二點四個月,可以在出生三點六個月至1.7歲間接受酵素替代療法(ERT),大幅縮短了過去平均4.3歲才能確診進而治療的時效。早期診斷後,及時進行酵素替代療法,可以有效延緩病情進展,減少器官損傷並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自2011年起,已有11位黏多醣症4A型病患.在馬偕醫院接受酵素替代療法,改善病人的運動耐力、行動與關節功能、強化肺功能及阻塞性睡眠窒息,減少尿液黏多醣體的排放量。

相關計畫研究成果,證明早期診斷、治療可以改善臨床療效,對於促進發展有效優質的照護策略具有重大臨床與學術研究指標性價值。成果在2024年12月榮登國際權威醫學期刊 「醫學遺傳學」(Genetics in Medicine)。

透過採取新生兒的腳跟血,以及利用簡單的濾紙血片檢測,可以初步篩檢出異常個案,進一步找出黏多醣症4A型新生兒。圖/馬偕醫院提供
透過採取新生兒的腳跟血,以及利用簡單的濾紙血片檢測,可以初步篩檢出異常個案,進一步找出黏多醣症4A型新生兒。圖/馬偕醫院提供

新生兒 確診 馬偕醫院

延伸閱讀

為促生育 俄羅斯立法禁止宣傳不生孩子

同是龍年新生兒少一半 嘉市擬調高生育津貼 議員:要鼓勵結婚

龍年效應不再 醫:「單身生育」諮詢近6成 盼修生育法

龍年新生兒不增反減 醫盼人工生殖開放單身、女同

相關新聞

夜間周末門診 2醫學中心擬限縮

健保署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台北區四月正式上路,為因應財務衝擊,各醫學中心均表態將強化轉診機制,下轉病情穩定患者。台北榮總、...

冷...周三至周五清晨更冷 北市這2區可能下探10度以下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台北市災防辦公室提醒,明天清晨北市氣溫約12至14℃,後天周三至周五清晨,低溫更下探約11至12...

國際IP角色襲台 學者籲多獎勵本土

地方政府近年興起結合國際知名IP辦活動,高人氣的吉伊卡哇、角落小夥伴、海綿寶寶等都成了活動主打,二月落幕的台灣燈會也首創...

醫療調解沒期限 醫病都折磨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去年元旦上路,醫療爭議處理強制先調解,即使當事人逕行提告,院檢也須先移付調解。彰化蕭姓老翁去年因...

台灣45%罕病家庭 不只1人罹病

罕病法立法至今廿五年,罕見疾病基金會昨公布首份「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罕病家庭除病友本身,三親等內有其他家人罹患...

畜牧司前司長遭彈劾 陳吉仲出聲力挺!稱雞蛋過剩是因「政治操作」

監察院今表示,農業部畜牧司前司長張經緯職掌雞蛋緊急調度相關計畫執行情形實際的管理及監督不當,包含專案進口雞蛋逾期數量達5...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