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國人健保安眠藥用量續升 2023年達4.77億顆
人生約3分之1都是睡眠期間,國健署公布曾調查顯示,台灣成年人失眠盛行率23.5%,不少人將安眠藥當作萬靈丹;據統計,過去3年健保申報安眠藥用量持續上升,112年達4.77億顆。
台灣民眾使用安眠類藥物逐年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天提供的安眠藥用量統計,民國110年健保申報安眠藥用量為4.35億顆,111年增加至4.61億顆,112年更是上升到4.77億顆,3年以來成長近1成。
國民健康署2019年的報告顯示,台灣成年人失眠盛行率23.5%,生活壓力增大影響睡眠品質或導致失眠,心身醫學診所醫師邱韻芝日前透過新聞稿說明,失眠者往往是因過度擔心即將到來代辦事項,當陷入擔憂身體放鬆狀態與擔憂情緒互相排斥,擔憂占據頭腦,很難進入放鬆狀態,也就無法輕鬆入睡。
邱韻芝建議,失眠患者能從學習管理擔憂、調適情緒技巧開始,減少擔憂對睡眠影響,簡單有效睡前減壓方法就是透過書寫方式整理思緒。可在不被打擾環境拿起紙筆,將腦中浮現所有想法與擔憂寫下來,有助將混亂思緒轉化為具體文字,更清楚地了解想法與困擾。
邱韻芝說,當所有煩惱都已寫下後,可以依照緊急程度與重要性分類,更直觀了解需要立即解決問題,這時不需過於拘泥解決方案可行性,只需多想多列,再將方案逐一分類,考量實際可行程度。選擇其一作為隔天代辦事項,就能有效減輕焦慮,放心入睡。
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也提到,失眠成因複雜,安眠藥並非萬靈丹,失眠認知行為治療是透過各式助眠行為技巧及認知調整等方式,核心順序是「找原因再處遇」,最理想方向是先根本上找出失眠主因,再對症下藥,給予合適睡眠管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