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是台灣孩子!陸配亞亞老公全台語控訴:難道要我走?

他買高股息「3大天王」月領9萬當房貸現金流 網讚最強防禦手段

大罷免延燒…花蓮縣府遭控「查水表」 檢依違反選罷法兵分四路搜索調查

JN.1疫苗Novavax貨源不足 估最快114年春節前可打

今年秋冬COVID-19疫苗選用JN.1疫苗,莫德納疫苗已在10月起開打,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今天指出,Novavax疫苗已取得正式藥證,但目前貨源不足,年底前恐難打到,希望明年春節前可打。

莫德納COVID-19疫苗已與流感疫苗同步10月起開打,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今天指出,Novavax疫苗已取得正式藥證,但原廠目前貨源不足,年底前恐難打到,希望明年春節前可打。

今年度流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自10月1日起分階段開打,並於11月1日開放第2階段對象接種,公費流感疫苗開放至50歲以上、公費COVID-19疫苗則開放全民(年滿6個月以上)接種。其中COVID-19的JN.1疫苗,目前僅提供莫德納疫苗,向Novavax採購的50萬劑則尚未到貨。

羅一鈞今天在例行疫報表示,Novavax在10月25日就已經向食品藥物管理署取得正式藥證,但仍要申請變更轉換疫苗株,且疾管署向原廠接洽後續採購時,了解到目前貨源不是很充足,還在四處接洽調度中。

羅一鈞說明,原廠表示,現有貨源若要趕上年底開打,須從原要提供其他國家的貨進行調度,但會需要重複貼標、更改有效期限等,不符合食藥署規定。因此推估年底開打可能性很低,會持續接洽更新貨源資訊、可能到貨時間,希望明年1月春節前可開打。

對於秋冬呼吸道疫情,疾管署今天表示,流感目前還未進入流行期,但10月起截至11月11日已202例流感重症、其中26例死亡,均為10年同期最高。

羅一鈞說明,從去年至今持續有免疫負債情況,COVID-19、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活躍度都比往年高。流感目前就診人次還在上下波動,沒有預估流感今年會提早進入流行期,可能會與過去相似,在12月初或中進入流行期。

羅一鈞指出,流感目前以H1N1病毒為主,但從過去經驗來看,中間可能有型別轉換,預估春節後轉換到H3N2的機率較高。目前提供接種的疫苗,對這兩個病毒都有很高的吻合度,盡速接種疫苗可提供保護力。

疾管署統計,截至11月11日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465.8萬人次(疫苗使用率約72.4%),剩餘177.9萬劑;COVID-19疫苗已累計接種109.1萬人次,為去年同期2.4倍。目前已進入呼吸道病毒活躍時期,呼籲尚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及幼兒仍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保護力,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

COVID-19 流感疫苗 羅一鈞

延伸閱讀

流感重症202例、釀26死亡 皆為10年同期最高

嚇!流感重症破200例 重症、死亡數雙創10年同期新高

染流感花5千買藥喊傷荷包 羅一鈞:擬擴大公費用藥

腸病毒罕見秋冬持續流行 羅一鈞預估年底才脫離流行期

相關新聞

國家級警報響 上午9時40分花蓮縣地震、7縣市震度3級以上

上午9時40分發生有感地震,預估震度3級以上地區:新竹、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宜蘭、花蓮。中央氣象署針對花蓮縣發布災防...

成人5癌篩檢 乳癌陽追率最高

去年有四八一點九萬人次的國人接受免費成人癌症篩檢,包括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與肺癌,每一百名陽性反應個案中,八十...

菸害防制法新法滿2年 電子煙吸食人數不減反增

菸害防制法新法於二○二三年三月廿二日起施行,重點為禁止電子煙、嚴管加熱菸及其必要組合元件,提高禁止吸菸年齡至廿歲等,但上...

最新研究!癌友維持肥胖 5年後存活率比正常體重者多10%以上

常有人說「健康從減肥開始」,不過當疾病侵擾時,身體多出的「份量」或許能夠成為救命的關鍵。最新研究指出,在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癌症病患中,體重達到肥胖標準的人,五年後的整體存活率比正常體重者整整高出10%以上。

最大震度3級!高雄甲仙12:23發生規模4地震 6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今發布第114075號地震報告,高雄今中午12時23分發生規模4地震,震央位於高雄甲仙區,地震深度14公里,屬...

家寧露面聲明影片7小時衝59萬流量 Cheap白話翻譯5重點

YouTuber家寧日前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昨天深夜透過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秘月期POPOO」,發布4分鐘影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