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職/初登板5.2局失7分吞敗 古林睿煬:要好好面對

明降雨趨緩!這日起雨區擴大增強 下周一另波鋒面接力

秦楊罹肺腺癌零期重大決定 堅不動刀原因曝:沒時間了

嘉義縣青年陳泓碩返鄉養蝦 自創品牌獲選十大神農殊榮

嘉義縣青年陳泓碩(左二)返鄉養蝦,今年獲農業部評選十大神農殊榮。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青年陳泓碩(左二)返鄉養蝦,今年獲農業部評選十大神農殊榮。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青年陳泓碩返鄉從事養殖漁業,經營自有品牌「台灣寶蝦」,將先進科技融入傳統養殖漁業,養殖漁場通過產銷履歷及BAP國際驗證,擔任嘉義縣養殖漁業生產區發展協會執行長,致力推廣食魚教育及地方創生計畫,今年獲農業部評選為第34屆十大神農殊榮。

陳泓碩是嘉南藥專食品衛生科畢業,原本北漂在桃園一間食品倉儲工廠上班,孩子則寄托父母照顧,15年前決定帶老婆辭職回鄉「養蝦築夢」,投入資金租魚塭、買蝦苗,起初魚蝦生病獲益不佳,後來改採低密度養殖方法,雖魚蝦少生病,但產量減少仍入不敷出。

陳泓碩說,他堅持不用藥的食安養殖理念,在親友幫忙下自產自銷,賣給關心食安的消費者,也向縣府申請智能養殖設備補助計畫,轉型成為「科技漁民」,用智能養殖設備科技養白蝦,精確投餌、降低風險及災損,讓養殖過程及收入逐漸穩定。

陳泓碩擔任嘉義縣養殖漁業生產區發展協會執行長、水產產銷班班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及曾任嘉義漁業青年聯誼會長,致力向漁民推廣優質水產理念及爭取漁民權益,參與食魚教育及地方創生計畫,對漁業青年傾囊相授、無私提攜,為漁業及社會熱心貢獻。

農業處指出,陳泓碩熱心服務在地,漁業貢獻事蹟卓越,也落實環境永續理念,採用生態低密度及輪養的友善環境養殖方法,善用益生菌維持水質及水產物健康,導入智慧設備提升魚蝦育成率,環境友善經營理念值得漁民效仿,獲獎實至名歸。

縣長翁章梁表示,嘉義縣藉由推動嘉義優鮮品牌認證、農產品國內外行銷、智慧科技農業、國本學堂等多元計畫,幫助農漁業實現轉型,恭喜陳泓碩獲得十大神農,展現嘉義縣農漁業的活力及未來,希望成功經驗成為農友學習典範,讓嘉義縣農業永續發展。

嘉義縣青年陳泓碩返鄉養蝦,致力推廣食魚教育及地方創生計畫。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青年陳泓碩返鄉養蝦,致力推廣食魚教育及地方創生計畫。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青年陳泓碩返鄉養蝦,導入智慧設備科技養蝦,提升魚蝦育成率。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青年陳泓碩返鄉養蝦,導入智慧設備科技養蝦,提升魚蝦育成率。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青年陳泓碩返鄉養蝦,今年獲農業部評選十大神農殊榮。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青年陳泓碩返鄉養蝦,今年獲農業部評選十大神農殊榮。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 漁民 青年

延伸閱讀

強颱吹毀台南蚵棚 蚵農要求比照嘉義縣每棚補助5千至6千元

嘉縣推動犬便不落地 飼主未撿起恐「黃金變罰金」

新北升級食安地圖 一覽666個品牌食材、產地、稽查結果

嘉義縣「山海大廚」熱映中 精選4間無菜單美味料理

相關新聞

產檢見胎兒肚子有巨大腫瘤、一周後心跳停止 名醫溫柔揭背後故事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名孕婦在20周產檢時,意外發現胎兒腹部出現巨大腫瘤,經進一步安排MRI與第二意見評估後,僅短短一周時間,再度回診時胎兒已無心跳。面對無常,蘇醫師以溫柔與專業陪伴媽媽走過這段艱難歷程,不少網友看了為之動容。

牙膏含鉛引恐慌 譚敦慈:刷牙前先做「這件事」更護牙

近期一項美國的民間研究調查,市面上有高達9成的牙膏產品被檢驗出含有鉛,以及砷、汞等重金屬,甚至兒童牙膏也上榜。「無毒教母...

教宗方濟各腦中風釀心臟驟停 醫曝恐是血栓打到這位置

據紐約時報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當地21日上午逝世,享壽88歲,梵蒂岡公布死亡證明指出,方濟各於21日上午7時35...

濃霧籠罩金門!小三通全線停航、機場關場

金門今日清晨再度籠罩在濃霧中,導致海空交通全面停擺,小三通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通與泉州石井的航線,從上午7時45分起全面停...

憂鬱自傷 躍居兒心科就診之冠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發布兒少心理健康調查,近三年,憂鬱症、自殘等兒少患者明顯增加,位居兒童身心科門診診斷類別第一名。...

觀光署發文要求「勸阻」遊客赴陸? 業者曝影響程度

賴清德總統今年3月13日發表「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談話,提及在兩岸交流上,要求相關單位提高國人赴陸旅遊風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