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新展「畫師們」 邀觀眾當偵探揭畫作秘密

奇美博物館推出全新特展《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邀觀眾隨著畫作與科學檢測的抽絲剝繭,一起當偵探揭開展中近60件館藏畫作背後的祕密。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奇美博物館推出全新特展《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邀觀眾隨著畫作與科學檢測的抽絲剝繭,一起當偵探揭開展中近60件館藏畫作背後的祕密。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繼話題十足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奇美博物館推出全新特展《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邀觀眾隨著畫作與科學檢測的抽絲剝繭,一起當偵探揭開展中近60件館藏畫作背後的祕密。

奇美博物館表示,現今的尼德蘭(the Netherlands)是荷蘭(Holland)的正式國名,但在歐洲早期歷史中,尼德蘭並非指單一國家,而是涵蓋今日比利時、荷蘭、盧森堡與法國北部等地。當時的尼德蘭貿易發達、經濟繁榮,中產階級崛起,藝術蒐藏也成中產階級追捧的風尚,進而造成藝術需求飛速成長、繪畫市場百家爭鳴。

該展就完整揭露當年如潮作品後面的「畫師養成術」。奇美指出,由於16世紀起尼德蘭繪畫市場太旺,各種工作坊如雨後春筍般林立,急需大量繪畫人才,因而出現一套從學徒、畫工到畫師的養成計畫,以及活絡的藝術品生產線。展中就呈現各個不同階級的畫者如何各司其職、專業分工,又如何一步步晉級直到成為獨當一面的畫師,見證繪畫生產線如何系統化以達到藝術驚人量產。

從展出也可看出,「題材多元」是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的一大特色,由於受宗教與市場喜好的影響,此區的題材不再局限傳統的宗教、肖像主題,而是連原本作為襯景元素的靜物、風俗、風景等也成為畫作主角,百花齊放的自由度,為同時代其他地區望塵莫及。此次奇美博物館就展出題材包羅萬象的近60幅畫作,其中16幅珍品是首度公開。

用科學剖析藝術更是本展獨特重點。奇美表示,他們從12年前起便持續與各界合作進行藏品研究,並透過各式科學檢測技術,如顯微觀察、紫外螢光檢視、紅外線反射影像、穿透式X光攝影、大面積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年輪學等,探索畫作不為人知的祕密。

此次特展將多年研究成果摘取重點呈現,讓民眾明白畫作從草稿到成品的演變,尤其透過觀察表面看不見的筆觸,了解當時繪畫生產的分工合作。更有趣的是還會發現被隱藏與修改的細節,例如人物姿勢的變化、被抹去的物件、甚至後人修補的痕跡等。觀眾將猶如化身偵探穿越時空,走進畫師創作現場。

《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共有四大單元,包括「那是個什麼樣的年代、如何成為一個專業畫師、有哪些作品主題、會遇到哪些研究難題」等。展期至明年8月31日止,詳情洽官網:www.chimeimuseum.org/;線上購票洽:chimeimuseum.fonticket.com

奇美博物館 畫作

延伸閱讀

荷蘭眾院訪團晉見賴總統 德菲仕:須避免單方面改變兩岸現狀

瑞典美術館 Artipelag 與梵谷沉浸 展開跨時空的藝術對話

2024海峽兩岸版畫 長沙交流

11月推薦必逛展覽:故宮《大美不言》、北美館《喧囂的孤獨》與草間彌生、大英自然史博館泰坦恐龍特展陸續12月登場!

相關新聞

健保總額斷頭制 恐衝擊患者權益

頭痛患者就醫,醫師安排電腦斷層竟需等五個月;病人術後回診,卻掛不上執刀醫師門診。南區健保分局近三年實施醫院總額制,由醫院...

明晚再有冷氣團南下!6度低溫恐再現 最冷時間點曝光

冷氣團一波接一波,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表示,明天白天為未來1周最溫暖的一天,明晚再有大陸冷氣團南下,且配合南方雲系北移...

弱勢家庭困窘 三餐變兩餐想辦法活下去

物價飛漲,弱勢家庭負擔更顯沉重。家扶基金會去年底對扶助的弱勢家庭問卷調查,自覺伙食費有困難的家庭高達百分之五十四,百分之...

台中5寶爸原承諾不再生突又晉升「6寶爸」近況曝光

台中30歲江男,2020年底以「5寶爸」籌孩子醫藥費要賣嬰兒推車引熱議;市議員江和樹今天到江男工作的汽修廠探視,得知江男...

今年健保總額9286億元新高 民團憂保費調漲

今年健保總額拍板,首度突破九千億元,成長金額史上新高。衛福部社會保險司代理司長陳真慧說,今年度健保總額成長率百分之五點五...

麻疹疫苗詢問度飆高 診所缺貨

麻疹疫情延燒,確診者足跡遍布多處,部分民眾搶打疫苗,卻撲了空,臨床醫師呼籲,衛福部釋出公費麻疹疫苗,供高風險族群自費接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