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知名飯店疑集體食物中毒 逾15人上吐下瀉塞爆急診

「基隆唯一」UNIQLO要關了!最後營業日公布 同一天連收2間店

家人過世「遺產稅高達1600萬」!上班族崩潰求助 地政士出面解答

和信交棒6/癌症新藥昂貴 褚乃銘認同癌藥基金

和信治癌醫院院長褚乃銘。記者邱德祥/攝影
和信治癌醫院院長褚乃銘。記者邱德祥/攝影

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擔任血液與腫瘤內科主治醫師28年,和信醫院新任院長褚乃銘主要治療的病人為肺癌與乳癌居多。他提到,以往癌末病人存活時間不長,治療效果也不佳,如今隨著藥物、儀器不斷推陳出新,提供病人不同療程,存活時間也逐漸增高,「科技的革新,醫療技術才進步,但也造成健保費用變高」。

健保總額明年就要超過9000億,但這9000億卻還是不夠用,經常看到許多病友團體爭取新藥納入給付。健保不夠用,也讓臨床醫師面臨難題,褚乃銘舉例,除了有些藥物未納入給付,即使通過給付,健保也對藥物使用時間或次數有所限制,例如最多只能使用2年,或只能打13次等。

病人用藥有效,但受限於使用時間與次數,後面還要用藥就必須自費。但新藥都很昂貴,不是所有的家屬都能負擔,有時只好換回來使用傳統藥物。目前健保研擬成立癌症新藥基金,褚乃銘認為「應該要做」。政府因為預算有限,年年砍藥價,砍到某個程度,藥品就會退出健保甚至退出台灣,或是為了競爭,把價錢壓低而影響品質。

不過,國人已經享有健保的便利,改變就醫習慣也很困難。台灣每年每人平均看病10幾次,每年少看一次,就省下300多億元。

褚乃銘建議,一定要有更多的民眾教育,別病急亂投醫,或有一點小病就去看診,每次看病又要求醫師一定要開藥,但藥物吃不完又被丟掉,形成醫療資源浪費,政府應加強衛教宣導,從日常生活習慣教起,讓民眾避免生病,以及正確使用醫療資源。

另一方面,我國用在健保的費用相較國際上其他國家為低,政府應該提高預算幫助全民健康,例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防治,如果一開始就做好教育、減少併發症,例如避免糖尿病人洗腎,讓錢花在對人民健康最有效益的地方。

另外,全球力推淨零碳排,褚乃銘說,台灣在經濟起飛、成長的同時,犧牲對環境保育的重視,造成土地、水源、空氣汙染,間接影響民眾健康,而醫院是救人的場域,也是排碳量很高的地方,即便世界各國目前尚未對任何一家醫療機構收取碳費、碳稅,但醫院也應力行節能。

目前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空調占用電量50%以上,用於淨化院內空氣、教育研究大樓已通過SGS綠建築認證的綠建築,院方也有與民間機構簽署有關ESG的合約,希望藉由多方檢討改善耗能、排碳量高的情況。

健保總額 癌症 癌症新藥基金 醫師

延伸閱讀

皮膚上的血糖機 CGM助揪問題飲食 醫:健康民眾也可裝

和信交棒5/行醫生涯唯一一站就在和信 褚乃銘接棒院長

和信交棒7/褚乃銘認醫學有極限 助病人走最後一哩路

和信交棒1/執掌和信35年 黃達夫交棒 嘶吼續爭「價值醫療」

相關新聞

地牛又翻身!17:16台南發生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3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5時16分台南發生規模4.0地震,最大震度3級,震央位於台南市政府東北東方41.1公里 ,位於台...

去年老虐2萬件 年節家暴高峰

子女們每月撫養費金額不同,一名老人家當眾責罵了孝親費較少的孩子,卻在除夕團圓時爆發激烈衝突,亂砸東西,引發家暴事件。衛福...

15縣市有感搖晃!花蓮19:55發生規模4.9極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028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花蓮今晚間7時55分發生規模4.9地震,震央位於花蓮鳳林鎮,地震深度10.2公...

台灣東南部海域16:11規模4.7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114027號地震報告,台灣東南部海域今下午4時11分,發生規模4.7地震,地震深度18.1公里。各地最...

曾說「生活給我一拳」…江坤俊突宣布最後門診日 未來新動向曝光

已婚外科名醫江坤俊,去(2024)年7月爆出與護理師的桃色風波,以及性騷節目搭擋鄭凱云,當時他與妻子都出面發表聲明,全面否認相關指控,並宣布退出節目主持工作。事隔7個月,他於昨(21)日宣布3月中旬將離開任職的醫院,並轉往另一家醫院繼續執業。

嘉義強震「金財神大樓」牆壁龜裂 全聯玻璃窗全震碎、貨架倒一排

嘉義大埔今天凌晨發生6.4地震,是近50年來規模最大一次,在地人驚嚇一晚不敢睡覺,有學者呼籲未來可能餘震不斷,需要提高警覺。臉書粉專「綠豆嘉義人」也持續分享嘉義和台南地區的災情,其中,嘉義市金財神大樓剛補好的牆出現大片龜裂,以及民權路上的全聯玻璃被震破,畫面相當震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