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年輕的高山茶產區 竹縣尖石今發表專屬品牌
新竹縣尖石鄉14年前種下第一批茶樹,茶園面積現已增至40公頃,並創立專屬品牌「尖石仙萃茶」,上午在尖石鄉原住民文化館發表;縣府指出,尖石已成為全台最新、最年輕的高山茶產區,每年可生產4至5萬台斤茶葉,品種也多元。
新竹縣原住民族行政處與尖石鄉公所合作,爭取原民會經費辦理「尖石鄉茶產業發展計畫」,協助茶農轉型及升級,現已輔導成立2家茶葉合作社;今天發表的專屬品牌「尖石仙萃茶」,寓意「仙境尖石、萃鍊好茶」,盼打造品牌知名度。
鄉公所指出,尖石是北部地區重要山地鄉,也是全縣面積最大的行政區,海拔約200至2000公尺,有數座海拔1500至3000公尺的高山聳立。過去以司馬庫斯部落、鎮西堡部落、巨木群、楓樹林、溫泉、瀑布、古道等觀光景點聞名,水蜜桃、甜柿、段木香菇、高冷蔬菜等農產品也是居民重要生計來源。
但隨地球暖化、氣候異常,高山農產品易受霜雪、風雨、乾旱等天災,且有獼猴、山豬等野生動物侵襲, 常造成農民血本無歸,其中水蜜桃和甜柿受災最深;政府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後,帶動台灣高山茶的龐大需求與發展。
鄉公所表示,鄉內海拔1600公尺的秀巒村泰崗部落居民在2010年種下第一批茶樹;其後一些部落的果農紛紛跟進開墾茶園種植青心烏龍,並引進茶商興建製茶廠、收購及銷售茶葉;前山地區新樂村煤源部落、水田部落也漸有泰雅族居民利用已荒廢的田地種植青心大冇、台茶18號紅玉,積極學習製茶技術、開始對外銷售茶葉。
全鄉目前每年約可生產4至5萬台斤茶葉,包括高山烏龍茶、烏龍紅茶、高山鐵觀音茶、紅玉紅茶、小葉種紅茶等,成為全台灣最新、最年輕的高山茶產區;鄉內茶園土地與茶樹正處於最自然純淨、最富有生命力的階段;在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的專業輔導支持下,尖石鄉茶產業從無到有,逐步奠定優質茶葉的產業化發展基礎,且蓄勢待發,準備迎向廣大茶葉市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