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公布社區營造獎 螺陽文教基金會等11組獲獎

榮獲「社造貢獻獎」的雲林縣螺陽文教基金會,曾於2023年舉辦西螺老街Folk_Art藝術節,用藝術來作為地方文化與生態改變的力量。圖/文化部提供
榮獲「社造貢獻獎」的雲林縣螺陽文教基金會,曾於2023年舉辦西螺老街Folk_Art藝術節,用藝術來作為地方文化與生態改變的力量。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今日公布「社區營造獎」第二屆得獎名單。文化部表示,本屆共有來自全國134件團隊或個人參賽,由文化部邀集專家學者組成9人評審委員會,經熱烈討論及初、決審多輪投票,最終確認4類獎項及「評審團獎」共11位(組)獲選,將獲得獎金20萬元、獎座及得獎證書。

迎接下一個社造30,文化部長李遠表示,文化部提出「百大文化基地」構想,期盼整合及呈現政府與民間累積及共創30年的社造成果,包含社區營造、再造歷史現場、獨立書店、博物館、地方文化館、表演藝術、展覽場館等據點,成為提供全民共創、共享,具有經濟及觀光潛力的文化基地。

本屆「社造貢獻獎」共有3組獲選。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長期投入人文、社福及生態等社造工作,2015年起更成為花蓮縣社區輔導團,成功促進青年返鄉及陪伴其他社區投入社造;雲林縣螺陽文教基金會自1995年成立,結合居民致力西螺延平老街的修復及保存,推動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及承辦平原社區大學;基隆市大壯觀願景發展協會理事長蔡秋霖,長期擔任基隆社造家族家族長,成為公私部門間的重要橋梁,並聯合多個社區、學校及團體辦理「基隆海洋老鷹嘉年華」,成為基隆都會型社造工作的靈魂人物。

「青年行動獎」共3組獲選。大山北月有限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莊凱詠,在新竹橫山大山背深耕,活化廢棄的小學空間,辦理主題展覽與藝術季,成功建立產銷展售平台,連結在地小農共同參與。七喜廚房的楊七喜,自2016年起在台中以續食廚房、環境永續循環經濟系統等創新概念,投入耕耘醜蔬果續食議題、庇護無家者。並以創新的NGO經營模式,照顧社區底層弱勢。

而南投縣中寮鄉漳平溪文化藝術協會除投入地方弱勢學童課輔陪伴,在地青年楊博惇於2021年返鄉擔任協會執行長,集結在地工藝師、青年及農民,建立生態、工藝為特色的新型態觀光,著重發展構樹樹皮工藝,並積極以社群平台行銷中寮。

本屆評審委員特別頒發「評審團獎」予日本千葉大學榮譽教授宮崎清。宮崎清於台灣推動社造初期,即扮演提供新視野及協助培育社造種子人才的角色,30年來未曾中斷,期間亦積極促進臺日交流,對台灣社造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與特殊貢獻。

基隆 文化部 青年

延伸閱讀

第2屆社區營造獎揭曉 日學者宮崎清獲頒評審團獎

台灣虎航限時優惠…回程機票798元起 今天上午10時開賣

不只宮崎機場!沖繩那霸機場也挖出二戰美軍未爆彈

宮崎機場恢復運行!美製未爆彈爆炸前幾分鐘 日航班機才通過

相關新聞

地牛又翻身!17:16台南發生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3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5時16分台南發生規模4.0地震,最大震度3級,震央位於台南市政府東北東方41.1公里 ,位於台...

去年老虐2萬件 年節家暴高峰

子女們每月撫養費金額不同,一名老人家當眾責罵了孝親費較少的孩子,卻在除夕團圓時爆發激烈衝突,亂砸東西,引發家暴事件。衛福...

15縣市有感搖晃!花蓮19:55發生規模4.9極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028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花蓮今晚間7時55分發生規模4.9地震,震央位於花蓮鳳林鎮,地震深度10.2公...

台灣東南部海域16:11規模4.7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114027號地震報告,台灣東南部海域今下午4時11分,發生規模4.7地震,地震深度18.1公里。各地最...

曾說「生活給我一拳」…江坤俊突宣布最後門診日 未來新動向曝光

已婚外科名醫江坤俊,去(2024)年7月爆出與護理師的桃色風波,以及性騷節目搭擋鄭凱云,當時他與妻子都出面發表聲明,全面否認相關指控,並宣布退出節目主持工作。事隔7個月,他於昨(21)日宣布3月中旬將離開任職的醫院,並轉往另一家醫院繼續執業。

嘉義強震「金財神大樓」牆壁龜裂 全聯玻璃窗全震碎、貨架倒一排

嘉義大埔今天凌晨發生6.4地震,是近50年來規模最大一次,在地人驚嚇一晚不敢睡覺,有學者呼籲未來可能餘震不斷,需要提高警覺。臉書粉專「綠豆嘉義人」也持續分享嘉義和台南地區的災情,其中,嘉義市金財神大樓剛補好的牆出現大片龜裂,以及民權路上的全聯玻璃被震破,畫面相當震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