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許家蓓子宮內膜癌逝 議員促北市聯醫率全國之先實證研究
北市議員許家蓓罹患子宮內膜癌驟逝,婦癌預防及治療更加受重視。議員顏若芳說,北市個案數10年間增加49%,但目前科技未有足夠實證研究及廣泛運用,要求衛生局於議會總質詢前提供宣導計畫,另建議聯醫擴大相關設備與人員、實證研究,院方允諾。
顏若芳表示,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的一種,每年個案數均占子宮體癌約9成,更從2012年1663例攀升至2021年3000例,逼近子宮頸癌2021年3376例。她直言,北市10年間從257例增至384例,端看全國或北市的數據,子宮內膜癌與子宮頸癌的個案遲早會「黃金交叉」。
她指出,傳統上,子宮內膜癌是以2D超音波來檢查,但僅能檢測子宮內膜厚度,與是否確診無確切連結。近年科技進步,甲基化檢測、3D超音波檢測均被宣稱準確度高,但前者每次檢測所費不貲、國內業者少,後者的設備和人才也少,兩者仍須實證研究,才能大規模適用。
顏若芳說,北市聯醫婦幼院區目前已用來檢測子宮內膜癌,比起傳統2D超音波更能檢測到子宮內膜癌所引發的腫瘤褶皺、不正常血流。因此,她要求聯醫擴大3D超音波的設備、技術人員,並研擬甲基化檢測補助,率全國之先進行子宮內膜癌實證研究計畫。
北市聯醫回應,目前已在仁愛院區、婦幼院區開設子宮內膜癌門診,並在衛生局的指導支持下,進行子宮內膜癌篩檢相關研究,未來分析結果將會提供國內醫療單位參考。聯醫也會採納建議,增加3D超音波設備及相關技術人員,以擴大篩檢量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