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如果不減碳恐年收碳費300億 彭啓明:減量計畫不能「漂綠」

碳費徵收費率日前完成公告,初期徵收對象為國內281家公司,初估2026年起年收碳費可達60億。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60億是透過優惠費率來計算,如果徵收對象都未提出自主減量計畫,每年收費恐達300億。也強調只要自己在任,就會把綠色通膨壓到最低。
環境部10月初第6次碳費費率審議會中,審議委員建議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以及優惠費率A每公噸為50元和優惠費率B每公噸100元。環境部依據碳費費率審議會決議的費率建議,核定碳費費率並完成相關法制作業程序後,10月21日公告「碳費徵收費率」,並訂於明年1月1日生效,徵收對象約281家公司,預估2026年起政府每年徵收約60億元。
彭啓明今天接受《POP撞新聞》廣播節目主持人黃暐瀚專訪,他說,2026年開始收取碳費後,一年可收的碳費約60億,但是如果大家都不減碳,也就是不提自主減量計畫的話,一年收的碳費大概會高達300到400億。然而減量計畫不能是作文比賽,是不是宣示大於實際作為的「漂綠」,這必須看企業減碳的企圖和承諾等,當真正開始收碳費就知道到底減碳做的好不好。
另外社會也擔心碳費是否會讓企業的成本專嫁到消費者,彭啓明以中鋼為例,中鋼一年排碳量約2000多萬噸,如果以一般費率每噸300元來算,一年碳費就要繳60億,而中鋼一年毛利約50到60億,這樣下來就會虧錢負債,但如果適用優惠費率加上高碳洩漏係數的折扣就不用繳那麼多,一年大概只要繳幾億而已,而因為碳費反映到鋼材的成本其實微乎其微,鋼材成本上漲多屬人力和電價等等因素,但經過環境部的試算,成本大概只增加0.1%到0.2%。不到漲電價影響的一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