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只因被制止飲食 龍華科大學生課堂痛毆老師 畫面曝光

雲云董事長殺害技術長遭聲押 北院周二午後開庭

Google傳攜手聯發科開發AI晶片 博通股價一度跌逾4%

影/50歲廚師愛吃美食三餐不正常 血糖失控罹患糖尿病

大甲李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昱瑋表示,許多廚師飲食不正常又愛美食,導致罹罹患糖尿病。記者游振昇/攝影
大甲李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昱瑋表示,許多廚師飲食不正常又愛美食,導致罹罹患糖尿病。記者游振昇/攝影

南韓實境節目「黑白大廚」引起熱烈討論,大甲李綜合醫院最近有患者是廚師或賣小吃的夜市攤販,檢查發現都是有高血糖、高血脂,其中一名50歲廚師,平時愛吃美食且飲食不正常,身體不適才到院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飆高逾10%,是正常值的2倍多,建議改善飲食及用藥控制。

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昱瑋表示,門診中有患者是自行開店的廚師或擺夜市賣小吃的攤販,平時在正常用餐時間皆忙著出餐給客人,自己無法正常用餐,常在忙完才吃飯,長期飲食不正常,又喜歡吃美食、高熱量食物的情況下,忽略自己的健康,等到身體不適就醫,才發現自己血糖過高,罹患糖尿病,甚至有高血脂、高血壓的病症。

陳昱瑋表示,廚師忙碌烹煮時,千萬不要餓太久,如果已經罹患糖尿病,正在用藥、使用胰島素治療,餓過久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如果沒有時間吃飯,建議可喝豆漿或是牛奶補充蛋白質,不要讓自己過餓。他強調,廚師的工作環境通常比較悶熱,流汗過多如果沒有補充水分,會容易脫水導致血糖升高。

大甲李綜合醫院糖尿病衛教師鄭惠文說,一名50歲廚師,平時愛吃美食又飲食不正常,忙碌之餘還要照顧年邁的父親,長時間飲食不正常,後來因心臟不舒服就診,檢查後才發現血脂、血壓過高影響心臟,還發現糖化血色素飆高逾10%,是正常值的近2倍,請患者遵照醫囑服藥,同時衛教,建議改善飲食方式及生活型態。

另有一名40多歲的上班族體重過重感到身體不適就醫,營養師張詩宜說,患者一開始依照營養師的方式控制飲食,體重也逐漸下降,但是後來沒有再依照建議飲食,體重一下子彈升回復,追問下,患者喜歡喝有甜的飲料,自己當飲料調製員,把各式果汁加入無糖氣泡水中,調製各種飲品,沒想到血糖失控,檢查發現血糖空腹值是正常的4倍多,高達438 mg/dL,而且飲食不正常,雖然故意早餐吃很多選擇中午不吃飯,但下午卻吃點心,下班後跟著家人吃晚餐或消夜,讓體重降不下來,血糖也無法獲得控制。

陳昱瑋建議,不讓身體造成負擔,盡量少吃勾芡、加工類、焗烤食物,盡量以原形食物為主,在烹煮時盡量少油、少鹽,比較甜的醬料也要少用,如果要增添食物的味道,可用辛香料代替增加食物的風味,才能減輕身體的負擔,如果要吃消夜,以選擇輕食、低熱量的食物為主,才不會造成腸胃負擔及血壓過高。

大甲李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昱瑋建議,飲食要少油、少鹽。記者游振昇/攝影
大甲李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昱瑋建議,飲食要少油、少鹽。記者游振昇/攝影

患者 體重

延伸閱讀

思覺失調症又長期慢性病纏身 奇美醫運動計畫助改善

李世榮、坂口健太郎甜蜜合作 相約來台大啖美食

喝咖啡配什麼點心?譚敦慈建議4食物取代甜點,早餐邊吃邊喝超搭

選錯粗糧反害血糖飆高!營養師曝5種NG吃法「升糖速度等同吃白飯」

相關新聞

冷...周三至周五清晨更冷 北市這2區可能下探10度以下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台北市災防辦公室提醒,明天清晨北市氣溫約12至14℃,後天周三至周五清晨,低溫更下探約11至12...

國際IP角色襲台 學者籲多獎勵本土

地方政府近年興起結合國際知名IP辦活動,高人氣的吉伊卡哇、角落小夥伴、海綿寶寶等都成了活動主打,二月落幕的台灣燈會也首創...

醫療調解沒期限 醫病都折磨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去年元旦上路,醫療爭議處理強制先調解,即使當事人逕行提告,院檢也須先移付調解。彰化蕭姓老翁去年因...

台灣45%罕病家庭 不只1人罹病

罕病法立法至今廿五年,罕見疾病基金會昨公布首份「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罕病家庭除病友本身,三親等內有其他家人罹患...

畜牧司前司長遭彈劾 陳吉仲出聲力挺!稱雞蛋過剩是因「政治操作」

監察院今表示,農業部畜牧司前司長張經緯職掌雞蛋緊急調度相關計畫執行情形實際的管理及監督不當,包含專案進口雞蛋逾期數量達5...

台東規模5.7地震威力相當「0.18顆原子彈」氣象署:是獨立事件

地牛翻身,中央氣象署今天發布第114070號地震報告,台東今天下午1時9分發生規模5.7地震,震央位於臺灣東部海域,地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