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上央視批賴總統兩岸言論... 北一女師區桂芝被約談

立委譽「全國最大便當店」 今年已淨利1.26億破紀錄 台鐵打算出這招

台鐵今年截至9月,賣出692萬餘個便當,淨利高達1億2663萬元創新高。本報資料照片
台鐵今年截至9月,賣出692萬餘個便當,淨利高達1億2663萬元創新高。本報資料照片

台鐵歷年營運淨利虧損,財務吃緊,但便當生意每年都賺錢,根據統計,今年截至9月,賣出692萬餘個便當,淨利高達1億2663萬元創新高。台鐵董事長杜微表示,將評估是否效仿日本鐵路公司作法,推出「縣市限定款」便當,銷售該縣市獨有的特色便當。

交通部長陳世凱、台鐵董事長杜微今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會中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指出,台鐵財務吃緊,但便當生意最好,去年賣了近900萬個便當,「根本是全台最大便當店」,今年截至9月營收已逾5億,淨利約1億多元,表面看似很多,但實際利潤僅17%還可以更好。

根據台鐵統計便當銷售營收,2020年銷售793萬8564個便當,總營收5億6626萬9638元,淨利1億534萬4744元;2021年銷售513萬2123個,總營收3億6238萬2057元,淨利3561萬6934元;2022年646萬5584個,總營收4億7300萬5942元,淨利5689萬7139元;2023年銷售886萬9121個,總營收7億1243萬9774元,淨利1億2363萬5547元。

林俊憲表示,本業運輸長期虧損,只能靠其他賺錢項目如便當、土地開發來擴大盈利。便當方面,建議台鐵可參考日本經驗,開發各縣市特色鐵路便當,並以日本東京站、宮島口站、松坂站、西明石站、仙台站、新潟站為例,指出上述車站都有推出具有特色的限定販售便當。

林俊憲指出,台鐵每年舉辦鐵路便當節,各縣市也積極參與,如新竹照燒槓丸鐵道便當、台南虱目魚西京燒便當、花蓮洄瀾鹹豬肉便當、台東鬼頭刀便當等,認為台鐵應開發地區限定便當,甚至優先以台南試辦,增加台鐵收入。

陳世凱說,部分特色便當是因舉辦活動而推出,台南部分可以搭配建城400年推出特色便當,並嘗試作為長銷型便當。

民進黨立委蔡其昌也說,台鐵歷年收支均為赤字,就算公司化了今年淨利預期虧損74億,明年預估虧損87億,「台鐵資產總額超過8000億,但資產活化收入僅150億」,建議盡快將資產活化並利用外,也建議台鐵賺錢項目如便當事業,應思考發揮更多創意以增加營收。

杜微表示,台鐵今年已推出30款以上特色便當,除有在地農漁特產,也配合特定活動推出特色便當,特色便當若賣得好、發輝其特色,就應該變成長銷型便當,像是台南建城400年推出特色便當,可思考開幕式1個月後,轉成長銷型便當後續要做的事,如之前販售的「小卷便當」、「鹹豬肉便當」等,至於縣市限定便當也會考慮。

便當 台南 台鐵 杜微

延伸閱讀

英國百年「營養午餐」大戰:130萬挨餓學童便當

台鐵從業人員薪資最多可增3140元 交長再提高3獎金金額

高鐵南延方案轉折過程答不出來 黃捷要陳世凱多加油

高鐵今年不漲價 陳世凱:目前未有漲價方案

相關新聞

整理包/2025大甲媽祖遶境4月4日起駕!9天8夜路線日程表、必看儀式、住宿資訊全攻略

每年農曆三月瘋媽祖,2025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確定於國曆4月4日(農曆3月7日)晚間10點45分起駕,並預計於國曆4月13日(農曆3月16日)回鑾,全程9天8夜,遶境路線將經過台中、彰化、雲林與嘉義,全程總距離達340公里。聯合新聞網整理出進香路線、時間日期、駐駕地點、參加注意事項、交通管制等,帶你輕鬆朝聖。

中央大學全家開出千萬發票!幸運兒只花47元 學生互tag嗨:發財了嗎

114年1-2月期統一發票獎昨(25)日開獎,本期千萬特別獎獎號為「95980685」。國立中央大學校內「松苑餐廳」的全家超商開出1000萬元大獎,幸運得主僅花47元購買Let's Café大杯冰拿鐵就中獎,引發校內師生熱議。

紅牌重機上國道 日系4車廠籲開放

大型重機上國道爭議多時,日系四大車廠共同聲明,呼籲政府落實三讀法案,盡速開放紅牌重機上國道。交通部高公局表示,因地方政府...

敏感族群少出門 明天北部空品「紅色警戒」

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預告,明(26)日高壓迴流,環境風場為偏南風至西南風,位於下風處的北部,汙染物稍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

TPASS 2.0首月回饋來了!3.6萬張電子票證今起開領

為擴大TPASS政策嘉惠範圍及鼓勵民眾搭乘公共運輸,交通部於2025年1月推出TPASS 2.0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截...

國家級警報響 上午9時40分花蓮縣地震、7縣市震度3級以上

上午9時40分發生有感地震,預估震度3級以上地區:新竹、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宜蘭、花蓮。中央氣象署針對花蓮縣發布災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