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國昌不出席!賴邀在野進行國安簡報 朱立倫稍後將說明立場

繼任不到1周…以色列稱擊殺伊朗戰時參謀長 「最高指揮官」殉職

MLB/大谷不喝水就切換「二刀流」嚇壞隊友 教頭要他球速收斂點

救命藥僅28萬人份 立委:新冠防疫缺預算 儲備藥物不足

立法委員、立法院厚生會會長萬美玲指出,明年新冠疫情的防疫預算存在重大缺口。圖/萬美玲辦公室提供
立法委員、立法院厚生會會長萬美玲指出,明年新冠疫情的防疫預算存在重大缺口。圖/萬美玲辦公室提供

隨著秋冬季節將至,新冠變異株可能再度來襲,立法委員同時也是立法院厚生會會長萬美玲指出,明年新冠疫情的防疫預算存在重大缺口,政府僅編列一點九億元用於實驗研究,沒有任何預算是用在篩檢及治療藥物上。

目前儲備的抗病毒藥只有二十八點二萬人份,相較於流感抗病毒藥已備妥二三五萬人份以上的用藥量,令人無法置信,希望政府可編足預算,因為「每一條人命都足以編入預算中」,這才能因應未來疫情可能再度爆發的可能性。

立法院厚生會日前舉辦「後疫情時代新冠防疫政策總檢討」公聽會,與會專家認為衛福部應建立常規快篩治療及快速取得藥物的SOP,以降低重症患者塞爆醫療體系,讓醫護人力不足雪上加霜,並應研擬疫後專家,以應對沒有指揮中心的各種狀況。

萬美玲指出,衛福部明年度的預算,除了一點九億用於新興傳染病的實驗研究,沒有其他關於快篩試劑,或抗病毒藥物的預算編列,若疫情再起,對國人的健康將造成嚴重威脅。

由於新冠新型變異病毒株變化快,今年六至七月新冠再度與流感併發,並且快速蔓延,單周急診數高達十二點八萬人,其中九八七例為重症,一○四例死亡。萬美玲以此數據為例,提醒政府必須在冬天疫情再度爆發前,提前儲備足夠的抗病毒藥物和醫療物資,「現在時間就是在跟疫情賽跑,你多一天的思考,對民眾生命的威脅就會更大」。

目前現有庫存的新冠抗病毒藥物僅有二十八點二萬人份,以台灣人口數計算,若要達到與流感防疫相同的標準,至少需要儲備一成到一成五的藥物量,也就是大約二三五萬人至三五○萬人份,「現在台灣的藥物儲備量僅占人口的百分之一,遠遠不足」。

萬美玲表示,據疾管署九月十一日發布的新聞,年底應收到五十萬人份倍拉維抗病毒藥物,但其中十萬人份屬於開口合約,瑞德西韋的情況也類似,預計年底到貨三十萬劑,其中十五萬劑是開口合約,而兩萬份的莫納皮拉韋則都是開口合約;若再加上現有的庫存藥物年底前總共約八十三點二萬份,也只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三點五。

令萬美玲憂心的是,新冠流感化是政府對外宣導的,但防疫物資包含藥物儲備都不及防範流感疫情般的謹慎,而且目前疾管署規畫新冠的抗病毒藥物還大量依賴「開口合約」,是否如期到貨也是外界關注重點,「我會再度質詢藥物到貨的確切時間點,以保障民眾的健康」。

衛福部 萬美玲 莫納皮拉韋 病毒 疾管署 疫情 瑞德西韋 快篩試劑

延伸閱讀

故宮花千萬將珍寶放上網 點閱率卻剩下三分之一

「晶創基地」落腳捷克延遲?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這麼說

捷克政局改變 立委憂「IC海外訓練基地」計畫恐生變

存放空間設備不夠 立委批「班班有鮮乳」困擾學校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影/北捷板南線車門異常…調整班距 轉乘站月台爆滿人潮 民眾罵翻了

北捷板南線今早8時左右發生列車異常狀況,影響班距運行,由於正值上班及上學的尖峰時間,除了轉乘的站點的月台層塞滿人潮外,一...

要出梅了?粉專:今午後雷雨近期最旺盛 周三起進入標準夏天

今天出門要帶傘。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氣象署最新預報顯示,今天台灣上空大氣環境極度不穩定,各地準備交手...

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3年居首 自殺隔14年再上榜

衛福部昨公布一一三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三年位居首位,去年共有五萬四○三二人死於惡性腫瘤,平均每九分四十五秒就有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