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14學測最終日/決戰文組!數B、社會科登場 應考注意事項一次看

取得邀請函機率不樂觀…韓國瑜率團抵華府 20日何處觀禮擬拍板

專家:掌握「Y3K」原則 可降低乳癌復發風險

乳癌居台灣女性好發癌症首位,專家提醒,台灣乳癌5年整體存活率來到9成,乳癌病友最需要注意的是復發,掌握「Y3K」原則,遵循醫囑、勤做運動、營養攝取,有助降低復發風險。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乳癌居台灣女性好發癌症首位,專家提醒,台灣乳癌5年整體存活率來到9成,乳癌病友最需要注意的是復發,掌握「Y3K」原則,遵循醫囑、勤做運動、營養攝取,有助降低復發風險。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乳癌居台灣女性好發癌症首位,專家提醒,台灣乳癌5年整體存活率來到9成,乳癌病友最需要注意的是復發,掌握「Y3K」原則,遵循醫囑、勤做運動、營養攝取,有助降低復發風險。

每年10月是乳癌防治月,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新聞稿分享「第13屆粉紅運動 愛波舞后」活動今天登場,聚集全台灣近200名乳癌病友華麗裝扮,用曼妙舞姿來宣告乳癌不可怕,鼓勵病友共同面對,一起迎向未來。

癌友念慈在短短6個月內接受3個大手術,乳癌術後,又經過胃切、腸胃重建手術、肺葉切除,一系列的治療讓念慈無法正常進食,美味當前也止不住反胃,勉強下嚥後又嘔吐出來,短短幾天就掉了10公斤。

熱愛跳舞表演的念慈,在一次又一次暢快淋漓的旋轉跳躍中,發現運動、流汗可以讓自己心情舒適、放鬆,同時達到伸展效果,更減少副作用及淋巴水腫,更讓她學會與癌共處。

乳癌蟬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多年,台灣癌症基金會董事賴基銘指出,國人乳癌5年的整體存活率已高達9成,早期乳癌更超過90%以上,甚至可以治癒,但還是有些病患會復發或轉移,多數乳癌復發常發生在手術後的2到3年內,但經追蹤10年以上仍有少部分病人復發。

賴基銘提醒掌握「Y3K」原則,也就是「每年Keep3關鍵」,只要「遵循醫囑」定期回診、「勤做運動」、「營養攝取」,不只可提升治癒率,更能降低復發風險。

國策顧問暨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委員簡文仁表示,癌症治療前、治療中和治療後勤做運動,能夠改善手術、放療和抗癌藥物的許多副作用,還可降低乳癌復發風險,且許多國際研究皆顯示,每週規律的運動可降低5成乳癌死亡率。

簡文仁說,常常聽到乳癌病友說不能提超過2公斤重物,這個觀念應該要改變,只要掌握重量、次數、痠痛感承受原則,並善加使用復健小道具,每天漸進式訓練肌力及伸展,可提升體力、促進血液與淋巴循環,再加上每天溫和按摩、溫和的肌肉收縮與抬高,都可以減緩淋巴水腫的狀況。

乳癌 癌症治療 運動

延伸閱讀

醫奉34/乳癌成就需團隊合作 侯明鋒把獎項獻給這個人

台灣乳癌基因變異圖譜 年輕型逾30% 專家分析二原因

「若乳癌復發,怎麼辦?」中年乳癌媽的焦慮藏有「洋蔥」

早期乳癌手術就沒事? 未符一條件復發風險仍高2倍

相關新聞

長照機構AI幫手 減少住民死亡

長輩夜間離床或呼吸出現異常,系統會立即發出警示;飲食、沐浴、生理監測數據也翔實記錄,家屬可上網隨時掌控。老年人口眾多,加...

年前挑戰首波寒流!除夕恐破過去8年最低溫紀錄 最冷時段曝光

不到10天就要過年了,氣象專家指出,今(19日)大陸冷氣團持續減弱,直到下周日(26日)晚間開始強冷空氣南下,預期影響到小年夜、除夕、初一(27-29日),目前來看強度有機會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是否達寒流待觀察,但出現10度以下低溫機會高。

地牛翻身!花蓮規模4.3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地牛翻身!上午10時28分花蓮發生規模4.3地震,最大震度花蓮4級。

衛福部研議 助產所不接生也能開業

於婦產科產檢、生產已是現今產婦主流的選擇,過去常見的助產士漸漸消失,全台近十年新發證助產師總計三三五人、助產士十四人,據...

台中春節疏運計畫出爐!台61、台74線塞車時段曝光

今年春節連假長達9天,公路局公布春節連續假期交通疏運計畫從1月24日下午至2月3日上午,預估1月24日(周五)下午,台6...

免疫輔助 翻轉早期三陰性乳癌

在荷爾蒙陽性、HER2陽性等早期乳癌用藥陸續獲得健保給付後,三陰性乳癌成為目前早期乳癌健保給付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經侯明鋒等多名乳癌權威專家請命及病友團體懇請下,健保署擬接軌國際,將給付早期三陰性乳癌術前與術後輔助免疫藥物治療,大幅減輕病友沉重經濟壓力,也讓賴總統「二○三○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健康目標,往前跨一大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