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推在宅急症照護 石崇良:不會對健保與人力造成負擔

健保署長石崇良認為,在宅急症照護加入健保後,降低住院天數,可降低健保負擔,也有望緩解醫療人力不足。記者陳敬丰/攝影
健保署長石崇良認為,在宅急症照護加入健保後,降低住院天數,可降低健保負擔,也有望緩解醫療人力不足。記者陳敬丰/攝影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推動在宅急症照護,今年7月試辦,將部分在宅急症加入健保給付項目,強化社區、診所與大醫院的垂直整合。健保署石崇良表示,縮短患者住院天數,能減少健保負擔,且結合社區資源,有望緩解醫護人力短缺。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今天在國立宜蘭大學舉辦在宅急症照護研討會,石崇良、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理事長王維昌、宜蘭縣衛生局長徐迺維、陽大附醫院長楊純豪等人出席。

石崇良表示,台灣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占人口結構20%,其中15%有失能情形,更需要往返醫院急症照護;健保署今年7月1日開始,將發燒、肺炎、泌尿道發炎、軟組織發炎等病症的急症照護加入健保給付,長者可以在家裡得到住院般的照顧,減少不必要移動,也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石崇良指出,試辦至今,96%的收案對象都可以在家中完成治療,不需轉到醫院,效果良好,明年會擴大試辦。

媒體詢問,在宅急症照護加入健保給付,是否會對本已吃緊的健保系統造成更大負擔?石崇良說,從今年到現在的統計來看,在宅急症照護的治療天數比到院治療縮短,費用更低,以往需要住院的患者改成居家照護後,反而為健保更省錢。

至於會否讓醫護人力短缺的情況更嚴重?石崇良表示,這個計畫正是希望結合社區資源,而非由醫院派出人力,應該要與社區、基層診所、居家護理所整合資源;醫院以照護住院患者為主,有需要再和社區結合接受後送,分級醫療更落實。

王維昌表示,大醫院沒有那麼多床位,按照過去模式,患者的待床時間很長,相對的,基層社區、居家照護所等單位的力量非常活躍,訪視時間也較為自由,沒有上下班限制,醫療院所與社區資源結合,可以彌補醫護人力不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舉辦在宅急症照護研討會,健保署長石崇良(左五)、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理事長王維昌(左四)、宜蘭縣衛生局長徐迺維(左七)、陽大附醫院長楊純豪(左六)等人出席。記者陳敬丰/攝影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舉辦在宅急症照護研討會,健保署長石崇良(左五)、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理事長王維昌(左四)、宜蘭縣衛生局長徐迺維(左七)、陽大附醫院長楊純豪(左六)等人出席。記者陳敬丰/攝影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今年7月1日開始,將發燒、肺炎、泌尿道發炎、軟組織發炎等病症的急症照護加入健保給付,成效良好。記者陳敬丰/攝影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今年7月1日開始,將發燒、肺炎、泌尿道發炎、軟組織發炎等病症的急症照護加入健保給付,成效良好。記者陳敬丰/攝影

健保署 患者 石崇良

延伸閱讀

人工電子耳擴大給付 健保署:已有學會提案

健保資料庫退出權草案送審 石崇良:保障資料合法使用

人口老化、慢病多 大家醫計畫納中醫 健保署:明年上路

高血脂「無明顯症狀」比癌症更致命!醫揭「這類人」致命率最高

相關新聞

走4小時才能消耗!夜市小吃熱量冠軍曝光 營養師:邊走邊吃也難瘦

夜市是台灣的特色文化,美食小吃應有盡有,但享受佳餚之餘也可別攝取過多熱量。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公布多種夜市小吃的熱量表,其中雞排竟然還擠不進前三名,高敏敏提醒大家很多食物的鈉含量都非常容易超標,即使邊走邊吃也瘦不下來,因此把握4原則,才能吃得開心又無負擔。

本季流感累計亡61人 近10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籲速打疫苗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本流感季自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9日累計30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

1周3段式變化!冷氣團南下這2天最冷「體感最凍僅9度」

未來1周「溫度3段式變化」,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表示,好天氣持續到周三,周三至周五東北季風增強,迎風面有局部短暫雨,周...

女醫美手術亡醫師有無違法 衛福部揭這情形下就會處分

一名49歲女子日前赴台北市中山區某連鎖醫美診所,於進行電波拉皮等醫美療程時,因麻醉後血氧濃度下降,送醫搶救不治,診所被質...

高鐵搶位風波!男童飆髒話挨轟「身教差」 母淚駁:那是他最兇狠的反擊

高鐵8日發生自由座搶位事件,有2名旅客因座位發生糾紛,先是一名藍衣女子往男童頭上倒液體,男童媽媽憤而以礦泉水回敬,隨後藍衣女嚎啕大哭,場面混亂,雙方事後已互相道歉並和解,然而因為年僅不到十歲的男童被潑當下大飆髒話,引發不少民眾謾罵。

逾5萬名青少年抽電子煙 加味菸「女多於男」

「菸害防制法」新法於去年3月22日上路,國健署統計,至今年11月底共裁罰3511件,裁罰金額逾2億4000萬元。其中,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