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饗饗疑食物中毒案 北市衛局採樣員工檢體出現「仙人掌桿菌」

專訪/曾豪駒看12強28條好漢 最專注、最嗨、最貼心是誰?

性侵案延燒!麥當勞「美樂蒂聯名」急喊卡 業者2點回應

台灣文化日 李遠盼每一天都是新文化運動

文化部長李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化部長李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0月17日為台灣文化日,文化部長李遠表示,作為文化部長,他會努力讓「每一天都是新文化運動」,讓「21世紀新文化運動體現在所有人的生活上」。

李遠今天出席台灣國樂團「土水─臺灣初露」音樂會彩排記者會。他致詞表示,9月初陪著黃土水作品回到東京藝術大學,心中特別有感,黃土水的生命雖然短暫,但100年過後,所留下的作品依然被大家傳頌,有關的故事、作品被畫成繪本、漫畫,甚至將改編成電影,「短暫的生命所留下的作品,卻能讓大家持續詮釋」。

李遠說,文化部會努力地讓每個文化產業、文化活動都有新表現,讓所有台灣人驕傲地知道「台灣文化已經可以走向世界,被世界看見」。

根據文化部發布的新聞稿,1921年10月17日林獻堂、蔣渭水等人成立「台灣文化協會」,開展台灣文化啟蒙年代;同年,雕塑家黃土水大理石雕塑「甘露水」入選第3屆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為台灣藝術史開啟新篇章。

「土水─臺灣初露」音樂會以黃土水經典雕塑作品「甘露水」為創作靈感,結合音樂與影像,呈現黃土水的藝術創作歷程,以及他對台灣的深厚情感。

今天彩排記者會,由指揮江靖波帶領台灣國樂團首先曝光「夢迴南國」、「結髮.裸婦」及「光」等3首曲目。音樂會將於19日、20日舉行。

導演黃郁晴表示,音樂會從黃土水成長的故事開始講起,到後來至日本學雕塑、妻子將作品帶回台灣、「甘露水」作為姊姊角色陪伴一個家庭,透過音樂呈現一個百年旅程。

黃郁晴介紹擔任演唱者的張孟逸角色,整場演出中扮演的是妻子廖秋桂,直到最後一首曲目時,張孟逸將變成一個看展的現代人,藉此強調人的肉體、肉身是有限的,但是透過藝術品,藝術家可以達到永劫不死。

文化部表示,台灣文化日第2場主題活動,於今天上午由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結合霧峰宮保第舉辦「NTSO文化青年音樂會」,邀請苗栗縣三灣國小及台中市霧峰國中的學生參與,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出席音樂會,現場反應相當熱絡。

2024台灣文化日結合政府及民間社團力量,透過「展覽」、「表演」、「走讀」及「共學」等4類文化藝術活動,邀請全國民眾10月親身踏查體驗台灣文化之美。同時,串聯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部、客家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及22個縣市政府等164間場館,當(17)日免費入場。

文化部 音樂會

延伸閱讀

詹宏達病逝享壽67歲 李遠:我一直很感謝他也尊敬他

藝人轉發解放軍圍台軍演圖 李遠:難過

台藝人呼應共軍軍演 李遠:台灣不會要求表忠

文壇推手詩人瘂弦享耆壽92歲 文化部部長李遠也曾獲其提攜

相關新聞

充電線不用了…丟垃圾桶或回收?環保局、台電曝正解 1條件可換超商抵用金

農曆新年就快到了,不少人都會趁年前大掃除,準備除舊布新。有網友表示,家裡集中了2、30條左右的充電線,卻不曉得該如何處理?對此,新北市環保局指出,充電線為廢資訊物品類,須妥善分類交給清潔隊回收車。台電表示,由於充電線外層是PVC塑膠皮,不可以丟進焚化爐燃燒,因此務必交由清潔隊資源回收車進行回收作業。

全台PM2.5測值 環團質疑低估

環境部日前公布去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全台PM2.5年平均濃度十二點五微克/立方公尺,較前年十三點七微克...

12強紀念悠遊卡 750多萬所得捐贈3單位 助原鄉基層棒球

悠遊卡公司為慶祝中華隊奪下2024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去年發行紀念悠遊卡,統計共賣出26萬多張、750多萬元紀錄,並承...

健保總額斷頭制 恐衝擊患者權益

頭痛患者就醫,醫師安排電腦斷層竟需等五個月;病人術後回診,卻掛不上執刀醫師門診。南區健保分局近三年實施醫院總額制,由醫院...

明晚再有冷氣團南下!6度低溫恐再現 最冷時間點曝光

冷氣團一波接一波,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表示,明天白天為未來1周最溫暖的一天,明晚再有大陸冷氣團南下,且配合南方雲系北移...

弱勢家庭困窘 三餐變兩餐想辦法活下去

物價飛漲,弱勢家庭負擔更顯沉重。家扶基金會去年底對扶助的弱勢家庭問卷調查,自覺伙食費有困難的家庭高達百分之五十四,百分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