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疫情仍為5年同期最高 估11月中脫離流行
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國內腸病毒上週就診共1萬5666人次,疫情已連續2週下降,但仍處流行期且為5年同期最高,預估11月中旬脫離流行期。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今天表示,監測資料顯示,10月6日至12日門急診就診計1萬5666人次,較前週1萬7456人次下降10.3%,惟可能受國慶日放假部分門診休診影響,尚須觀察;近期疫情呈持平波動趨勢,處流行期病例數仍多。
李佳琳說明,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另其他克沙奇A型病毒及腸病毒D68型持續於社區活動,並新增1例D68型輕症病例,為中部50多歲男性,已痊癒。今年累計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包含克沙奇A2型3例及克沙奇A10型2例,其中4例為未滿1歲幼童。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國內腸病毒疫情已連2週下降,仍處流行期且為5年同期最高,預估11月中旬才會脫離流行期;最新全國停課統計為9月22日至9月28日,單週共262班,為5年同期最高,其中幼兒園197班、國小18班、托嬰中心等其他機構47班。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型別多元,目前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呼籲大人小孩皆應持續採行相關預防措施,包含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居家及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消毒、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避免接觸感染者。
疾管署說明,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務必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