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幾乎跑光!南韓執政黨剩1名議員在場 尹錫悅彈劾案預計難通過

未達門檻!第一夫人「金建希獨檢法」 遭南韓國會否決

這次真的掰了…曾發不自殺聲明 蔡宛秦突曬退民眾黨聲明

張友驊跌倒後離世 醫分析常見跌倒七原因:這種狀況快求醫

名嘴張友驊10月3日頭部重創送醫急救,11日傳出病逝消息。本報資料照片
名嘴張友驊10月3日頭部重創送醫急救,11日傳出病逝消息。本報資料照片

名嘴張友驊日前走路時滑倒,頭部重創,昨(11)天宣告不治,消息一出,各界遺憾。跌倒是老年人常見死因,也是部分疾病的警訊,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醫師謝向堯分析,造成跌倒的原因很多,常見有7類,包括虛弱、骨頭關節退化、腦缺血、周邊神經或肌肉病變、步態協調不穩、周邊血管病變,以及藥物。

謝向堯在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網站以「足不可失 — 談銀髮族的跌倒」發表文章,他指出:跌倒這事,可大可小。小孩子跌倒大多是皮肉傷,哭哭擦藥就沒事;銀髮族跌倒,稍不留神則會骨折、腦出血,甚至導致死亡,不可不慎。

他也說,銀髮族跌倒勿輕忽。銀髮族的跌倒,常常存在不只一種原因,需要依求診者跌倒時發生的狀況與既有疾病來做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避免憾事發生。如果常莫名其妙跌倒,可先徵詢神經內科。

以下是衛教文章全文:

跌倒這事,可大可小。小孩子跌倒大多是皮肉傷,哭哭擦藥就沒事;銀髮族跌倒,稍不留神則會骨折、腦出血,甚至導致死亡,不可不慎。

常見跌倒原因

會造成跌倒的原因很多,涉及不同疾病,需根據病史與臨床症狀,抽絲剝繭。以下為常見7大類原因:

1. 虛弱:通常表現全身無力。常見於營養不良、貧血、內分泌代謝失調(如肝腎功能不佳、甲狀腺機能低下),或罹患心肺疾病,如心臟衰竭等族群。另一類人是表面健康,但平日太少走動,或肌少症導致核心肌群和腿部肌力差。

2. 骨頭關節退化:最常見是髖、膝關節退化,導致下肢無法受力且關節卡卡。這類人除了無力之外還會合併關節疼痛,常因支撐不住體重而跌倒。

3. 頭暈、暈厥、或腦缺血:無論是內耳不平衡導致頭暈,或血管狹窄導致腦部暫時性缺血,會誘發四肢無力而跌倒。此類跌倒通常在突然改變姿勢時較易出現。

4. 周邊神經或肌肉病變:常見於糖尿病、洗腎、或做過化療等患者。因四肢末梢神經退化,或慢性肌肉發炎,導致肌肉無力,容易腰痠腿軟。

5. 步態協調不穩:這類通常與神經科疾病相關,例如多次腦中風、帕金森氏症候群、小腦退化、水腦症等。患者其實有力氣,但無法精確的控制肢體,容易因失去平衡而跌倒。例如:帕金森氏症候群患者,常常身體重心向前,腳步跟不上而撲倒;小腦退化患者行走則像七爺八爺般搖晃,在不平整的路面就容易跌倒。

6. 周邊血管病變:常出現於慢性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因末梢血管硬化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剛開始行走時正常,走一段路後會因血液供應不良、容易足部痠痛或不靈活而必須休息,又稱「間歇性跛行」。

7. 藥物:許多藥物副作用為疲倦、頭暈。如:鎮定劑、感冒藥、過量的血壓藥及血糖藥等。

銀髮族跌倒勿輕忽

銀髮族的跌倒,常常存在不只一種原因,需要依求診者跌倒時發生的狀況與既有疾病來做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避免憾事發生。如果常莫名其妙跌倒,可先徵詢神經內科。

小孩 患者 銀髮族

延伸閱讀

張友驊搶救不治 蘇一峰:跌倒就OHCA 背後恐是1情形導致

狄志為嘆:誰料一摔竟天人永隔 憶張友驊專屬開場白「全世界只有三個人知道」

張友驊過世!昔為洪仲丘案發聲「管定了」 一度槓上國防部

張友驊過世!昔節目談愛妻「氣質像張鈞甯」 她認證:長得很秀氣

相關新聞

後年上路 長照3.0擬擴大給付3類對象

衛福部明年編列九二七億預算布建長照資源,長照二點○將於明年底結束,衛福部次長呂建德昨首度對外公布長照三點○政策方向,將於...

1周2冷空氣來襲!首波東北季風今晚增強 低溫下探12度

未來1周2波冷空氣接力,中央氣象署預報員葉致均表示,首波東北季風今晚起增強並持續影響至下周一清晨,低溫約14至16度,局...

新北年抽257件寵物食品10件違規 議員要求公布

寵物已是如家人般一樣的存在,新北市議會正在審查動保處明年度預算,新北市議員黃淑君指出,新北今年度檢出10件不合格產品,卻...

流感公費藥劑擴大使用 12月15日上路

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超過七萬人次,預估十二月中旬進入流行期,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本月十五日至明年二月廿八日,擴大公費...

代孕立法轉彎 綠委要國健署長下台

衛福部代孕政策大轉彎,不僅在野痛批,自家立委也不挺,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表示,代孕立法暴衝,點名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下台。對此,...

影/食安出包...民眾煮賣場關廟拉麵 噁飄蟲屍嚇壞了

南投埔里吳姓民眾投訴,昨至連鎖賣場購買關廟拉麵,返家拆開獨立包裝下鍋煮麵,水面竟浮出咖啡色小蟲,原地嚇傻。經檢視未拆封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