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品致百病?他被家人禁吃 中醫點出「食用5技巧」減身體負擔
從小到大爸爸媽媽總是會提醒著我們,多喝溫水、少吃冰涼的食物,就有網友的家人很迷信中醫,認為若吃冰會帶來百病,讓他感到很困惑。而吃冰真的很傷身體嗎?讓專家教你正確的吃法,讓身體輕鬆無負擔。
一名網友在PTT論壇以「冰的東西真的要少吃嗎?」為題發文,表示家人非常迷信中醫,認為吃冰會帶來百病,因此反對他食用,而原PO則以日本為例,他們的餐廳幾乎都以提供冰水為主,人均卻依然很長壽,讓他感到很不解:「吃冰真的對健康沒影響吧?都是中醫在那裡仇冰。」
貼文曝光後吸引網友討論,有人回應「我家身體最好的是天天喝冰塊水的,身體最差的是天天喝溫熱水的,每個人身體不一樣,你承受得了就喝」,還有人諷刺道「很多吃冰吃多的100年內都死了,老祖宗的智慧就是喝熱的,你看韓國人冬天喝冰水平均壽命活不了100歲,就知道影響很大」,認為根本沒差。
台北聯合醫院中醫陳朝宗醫師曾指出,吃冰在某些情況下能補充熱量及水份,針對實熱體質的人還能夠「以洩為補」降低過旺的陽氣,甚至達到陰陽平衡。但多數人食用冰品其實會影響五臟六腑的運行,使代謝機能下降,因此需要有技巧的食用才能減少負擔。
綜合專家說法,以下5種技巧有助「安心吃冰」:
1.中午食用
正午到下午3點是一天中陽氣最盛、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刻,因此較容易中暑,適合吃冰。
2.飯後1小時食用
空腹時不宜吃冰,也不適合邊吃飯邊喝冷飲,避免短時間內一冷一熱刺激腸胃。
3.細嚼慢嚥
冰品入口後,可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溶化、接近體溫再慢慢吞下,以免太刺激咽喉、呼吸道。如果吃冰速度過快,或者短時間內猛灌冰水,都會刺激交感神經,讓血管快速收縮誘發頭痛。
4.選擇天然、溫熱性食材
虛寒體質的人,可選擇熱性、平性、糖分與澱粉比較高的食材製成的冰,例如桂圓、紅豆、芋頭等;體質偏熱的人,則選擇水果類的冰,或是愛玉、仙草等。
5.注意熱量
曾有女性患者在夏天吃冰減肥,把冰當正餐吃,結果愈減愈肥,因為冰品不僅熱量高,更影響身體代謝。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