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小孩目睹嚇到狂吐!竹東黑道尋仇槍戰 「手掌被砍斷」1命危4傷

苦苓5點分析「劉寶傑為什麼不幹了?」 預言復出時間點

獨/連寄7年催繳單!車主狂收烏龍罰單 無奈喊:看不懂英文?

冰品致百病?他被家人禁吃 中醫點出「食用5技巧」減身體負擔

吃冰真的傷身嗎?專家提供了5種技巧讓民眾安心吃冰。示意圖/ingimage
吃冰真的傷身嗎?專家提供了5種技巧讓民眾安心吃冰。示意圖/ingimage

從小到大爸爸媽媽總是會提醒著我們,多喝溫水、少吃冰涼的食物,就有網友的家人很迷信中醫,認為若吃冰會帶來百病,讓他感到很困惑。而吃冰真的很傷身體嗎?讓專家教你正確的吃法,讓身體輕鬆無負擔。

一名網友在PTT論壇以「冰的東西真的要少吃嗎?」為題發文,表示家人非常迷信中醫,認為吃冰會帶來百病,因此反對他食用,而原PO則以日本為例,他們的餐廳幾乎都以提供冰水為主,人均卻依然很長壽,讓他感到很不解:「吃冰真的對健康沒影響吧?都是中醫在那裡仇冰。」

貼文曝光後吸引網友討論,有人回應「我家身體最好的是天天喝冰塊水的,身體最差的是天天喝溫熱水的,每個人身體不一樣,你承受得了就喝」,還有人諷刺道「很多吃冰吃多的100年內都死了,老祖宗的智慧就是喝熱的,你看韓國人冬天喝冰水平均壽命活不了100歲,就知道影響很大」,認為根本沒差。

台北聯合醫院中醫陳朝宗醫師曾指出,吃冰在某些情況下能補充熱量及水份,針對實熱體質的人還能夠「以洩為補」降低過旺的陽氣,甚至達到陰陽平衡。但多數人食用冰品其實會影響五臟六腑的運行,使代謝機能下降,因此需要有技巧的食用才能減少負擔。

綜合專家說法,以下5種技巧有助「安心吃冰」:

1.中午食用

正午到下午3點是一天中陽氣最盛、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刻,因此較容易中暑,適合吃冰。

2.飯後1小時食用

空腹時不宜吃冰,也不適合邊吃飯邊喝冷飲,避免短時間內一冷一熱刺激腸胃。

3.細嚼慢嚥

冰品入口後,可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溶化、接近體溫再慢慢吞下,以免太刺激咽喉、呼吸道。如果吃冰速度過快,或者短時間內猛灌冰水,都會刺激交感神經,讓血管快速收縮誘發頭痛。

4.選擇天然、溫熱性食材

虛寒體質的人,可選擇熱性、平性、糖分與澱粉比較高的食材製成的冰,例如桂圓、紅豆、芋頭等;體質偏熱的人,則選擇水果類的冰,或是愛玉、仙草等。

5.注意熱量

曾有女性患者在夏天吃冰減肥,把冰當正餐吃,結果愈減愈肥,因為冰品不僅熱量高,更影響身體代謝。

中醫 健康飲食 冰品

延伸閱讀

中醫師:秋天保養關鍵 海鮮助攻秋季養生,膠原蛋白讓肌膚水潤透亮!

寒露節氣後天氣愈來愈涼 中醫師曝秋末養生五大關鍵

孩子長不高該轉骨嗎? 中醫師解析孩童長高關鍵

中醫不只調血氣、陰陽五行 中西合療助孕安胎

相關新聞

地牛又翻身!17:16台南發生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3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5時16分台南發生規模4.0地震,最大震度3級,震央位於台南市政府東北東方41.1公里 ,位於台...

去年老虐2萬件 年節家暴高峰

子女們每月撫養費金額不同,一名老人家當眾責罵了孝親費較少的孩子,卻在除夕團圓時爆發激烈衝突,亂砸東西,引發家暴事件。衛福...

15縣市有感搖晃!花蓮19:55發生規模4.9極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028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花蓮今晚間7時55分發生規模4.9地震,震央位於花蓮鳳林鎮,地震深度10.2公...

台灣東南部海域16:11規模4.7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114027號地震報告,台灣東南部海域今下午4時11分,發生規模4.7地震,地震深度18.1公里。各地最...

曾說「生活給我一拳」…江坤俊突宣布最後門診日 未來新動向曝光

已婚外科名醫江坤俊,去(2024)年7月爆出與護理師的桃色風波,以及性騷節目搭擋鄭凱云,當時他與妻子都出面發表聲明,全面否認相關指控,並宣布退出節目主持工作。事隔7個月,他於昨(21)日宣布3月中旬將離開任職的醫院,並轉往另一家醫院繼續執業。

嘉義強震「金財神大樓」牆壁龜裂 全聯玻璃窗全震碎、貨架倒一排

嘉義大埔今天凌晨發生6.4地震,是近50年來規模最大一次,在地人驚嚇一晚不敢睡覺,有學者呼籲未來可能餘震不斷,需要提高警覺。臉書粉專「綠豆嘉義人」也持續分享嘉義和台南地區的災情,其中,嘉義市金財神大樓剛補好的牆出現大片龜裂,以及民權路上的全聯玻璃被震破,畫面相當震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