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材違規…日本蔥、美國肉桂粉上榜
美國輸入的調味醬料,先前屢在邊境被查獲違規,美方對此提出3項改善措施,包含賣到台灣的產品,不再使用環氧乙烷作為殺菌消毒方式、主動監控剩餘庫存、透過公協會輔導業者等;食藥署今天公布的邊境不合格品項有11件,其中包含北海道大蔥、美國肉桂粉等。
食藥署先前公布多家知名品牌從美國進口的醬料,被檢出殘留致癌農藥環氧乙烷,包含牛排醬、披薩醬、莎莎醬等,要求美方提出改善措施,副署長林金富指出,環氧乙烷在美國核准使用,但台灣未准用,對此美方提出3點改善方案。
林金富表示,第一點是作為殺菌消毒使用,美方提出,賣到台灣的產品,會改用其他的方式殺菌,如蒸氣高溫抑制病原菌;第二點,主動監測舊製程產品的環氧乙烷殘留量;也會透過公協會輔導業者。
針對食藥署今天公布最新邊境檢驗不合格產品清單,其中一家進口業者豊漁貿易有限公司,從日本北海道輸入大蔥,被檢出殘留農藥安美速0.03ppm、普硫松0.02ppm,林金富說,這些都是國內未准用的農藥品項,不合格品項共4.5公斤,在邊境全數退運或銷毀,製造廠為KOGA HOLDINGS CO., LTD.,後續在邊境針對業者、同產地進口同號列產品,檢驗強度從20%到50%,調整為100%逐批查驗。
食藥署統計,近半年在邊境受理報驗輸入,202批的日本進口韮蔥及其他蔥屬蔬菜,其中5批不合格,不合格率為2.5%,違規原因都是檢出農藥殘留,包括Nitenpyram、安美速、普硫松、歐西比、美氟綜、脫芬瑞、滅芬諾等。
此外,香港商達樂星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進口的4款產品,包含塑膠砧板及3件塑膠杯組,全部都是溶出試驗未通過,蒸發殘值介於32至45ppm,不適合作為盛裝食品的容器具;美國進口的品項,則有1批為德誠食品有限公司進口的肉桂粉,同樣殘留農藥環氧乙烷,不過肉桂粉和調味醬料的進口貨品號列並不相同。
食藥署今天公布的邊境檢驗不合格產品清單共11件,包含奈及利亞炸花生糕、辣椒香料粉;印尼蝦餅麵團;薩摩亞島諾麗果汁;美國肉桂粉;西班牙紅椒粉;日本大蔥;中國大陸3批塑膠杯組和1件塑膠砧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