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醫院放流水抗生素超標 恐催生超級細菌

環境部經三年追蹤發現奇美醫院(圖)等多間醫院放流水的抗生素明顯偏高。本報資料照片
環境部經三年追蹤發現奇美醫院(圖)等多間醫院放流水的抗生素明顯偏高。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調查,環境部經三年追蹤發現多間醫院放流水的抗生素明顯超標。專家警告,抗生素進入飲用水等食物鏈,人體將產生抗藥性,進而產生超級細菌。

本報取得環境部水質保護司從二○二○年起陸續調查國內十家醫療院所放流水,包含台南奇美、高雄醫學大學、亞東醫院與台中榮總等八家醫療院所,發現醫院放流水檢出超標的抗生素,包含環丙沙星、頭孢他啶、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等,以頭孢他啶超標數值最明顯。

政院行動計畫未列管放流水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行政院明年度擬定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目前醫療機構放流水管理未在其中。行政院長卓榮泰在九月廿六日行政院會上指示,環境部應繼續主動監測相關抗生素數據,明年計畫啟動後成立跨部會平台,與衛福部、農業部合作。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抗生素抗藥性感染列為全球健康十大威脅之一。聯合國也呼籲各國須採取「健康一體(One Health)」跨部門合作方式。

衛福部疾管署上月廿六日於行政院會中,提出「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並經政院拍板,不過當天報告後,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發言指出,抗生素進入食物鏈將影響人民生活,若只就藥品管制,沒有同步進行環境管理,會事倍功半。

環境部長彭啓明接著提出,環境部近年針對國內大型醫院附近抗生素調查,確實發現醫院附近放流水中的抗生素明顯超標,對環境可能產生危害,環境部將逐步提高標準,也盼衛福部從源頭管理。

邱泰源:非來自醫療廢棄物

據了解,當天會中討論熱烈,衛福部長邱泰源提出,醫療院所排放水中殘留的抗生素,並非醫療廢棄物產生;但衛福部會積極宣導,要求管理。政務委員陳時中則表示,可能是病人服藥後經排泄物代謝進入下水道,應跨部會因應。

會中討論醫療廢棄物如何處置,陳時中與卓榮泰接連提出「健康一體」概念;最後卓榮泰裁示,衛福部、農業部及環境部應落實跨域合作。環境部官員坦言,近年沒有預算對醫院放流水執行大規模全面性普查,因此僅調查部分醫療院所,未來也將定期調查並公布。

學者:也須監測抗藥性細菌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飲用含有抗生素的水,體內容易產生抗藥性,進而導致病毒、細菌產生變異,進至產生人畜共通感染疾病。感染科醫師指出,應該要監測環境中的抗藥性細菌;公衛學者則指出,除醫療院所應管控抗生素用量,也要進行廢水監測,並針對病毒做基因檢測。

彭啓明表示,國際綠色醫療除了減碳之外,廢棄物管理也十分重要,如今發現醫療院所附近放流水超標,環境部將逐步調高標準,也期待醫院能善盡責任,盼衛福部能協助醫院能盡快改善。

醫院放流水 抗生素超標多少 製表/政治中心、元氣中心
醫院放流水 抗生素超標多少 製表/政治中心、元氣中心

衛福部 環境部 抗生素

延伸閱讀

影/衛福部成立三大AI中心 邱泰源:智慧醫療重要里程碑

許家蓓癌逝今舉行告別式 陳水扁、卓榮泰、蔣萬安等人皆到場致意

議員許家蓓告別式 卓榮泰、蔣萬安前往哀悼

彭啓明:跨部會協商 促台版CBAM於2025年上路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受颱風薇帕影響 小三通金廈泉航班明天全面取消

受中度颱風薇帕外圍環流影響,金門縣港務處今日下午公告,小三通客運航線明(19)日全面停航,影響航線包含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

薇帕颱風海警發布 今晚到明天距離最近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今天凌晨2時面生成,氣象署上午11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計...

薇帕颱風環流相當寬廣 午後東半部有感 明天雨勢最猛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今天凌晨2時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生成,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計未來會向西北移動,通過巴...

人妻憂「先生無法斷奶影響母乳營養」 醫正經回應:記得消毒就好

近日一則關於母乳哺餵的趣味提問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一位人妻向婦產科名醫蘇怡寧私訊詢問「老公一起吸母乳會影響母乳成分嗎?」,蘇醫師以一句「不會啊,記得乳頭消毒就好」作答,不僅讓人妻安心,也讓網友笑稱「好深奧的話題!學到知識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