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打高嘉瑜...林秉樞病危葉克膜維生 父哽咽「99.9%以上難以救活」

公幼平價課留大受歡迎 老師兼廚工、打假卡操勞嚴重

MLB/越想越氣!鈴木一朗就差1票 美國記者抱不平

北海岸昨致災暴雨 氣象署曝主因 示警下周一二續防雨炸

新北市北海岸昨天上午因大雨釀災害,包括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等區,尤其是金山區水淹成災,直到今日還有車輛泡在水中。記者葉信菉/攝影
新北市北海岸昨天上午因大雨釀災害,包括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等區,尤其是金山區水淹成災,直到今日還有車輛泡在水中。記者葉信菉/攝影

過去3天,基隆北海岸、東北角附近一帶,產生相當大的雨勢。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表示,昨天一整天金山區的三和降雨達614毫米,三和3天雨勢達到801.5毫米。另外一個雨量很大的地方是瑞芳,從10月2日至昨天降雨899毫米。

之所以產生這麼大的雨勢,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表示,主要原因是除了原來山陀兒颱風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外圍環流帶來的東南風,配合東北風,在北海岸附近一帶產生輻合效應;另外就是北海岸附近一帶有些地形抬升作用,互相交互作用結果,產生這麼大的效應。

此外,林定宜表示,就是在這一帶的高空,有一個分流場出現,有比較良好的輻散作用,也導致上升氣流相當通暢,成雲致雨,而導致這麼旺盛的對流發展。所以北海岸和東北角過去3天雨勢這麼大。

林定宜表示,這個季節大致上來講,比較高空的地方、大致上是在1萬2000公尺的高空,有南亞高壓的反氣旋,在這個秋天季節慢慢往南邊移動,這時就會產生西北向東南走向的高空氣流。高空氣流配合剛好過去兩三天有高空槽線所帶來的氣流由西往東的方向來走,台灣上空有高空槽線槽前的氣流,和南亞高壓西北往東南走的氣流,產生很好的輻散作用。

林定宜表示,輻散作用很有利於低層輻合、高層輻散這種天氣型態,有利於近地面降雨的情形,導致過去三天降雨非常明顯。如果有這種高層輻散、低層輻合的系統配置情況之下,一般來講容易產生低層的旺盛氣流,就容易成雲降雨,甚至比較劇烈的天氣都有可能。

三和是氣象署的自動雨量站,林定宜表示,全台的自動雨量站約有8、900站之多,人力、物力耗費比較大,所以要整個維修一遍的話曠日廢時,所以這種自動雨量站在氣象署一般來講多作參考用。

下周一開始入秋首波東北季風正式報到,雨勢部分,林定宜表示,遇到東北季風增強的時候,北部、東北部迎風面地區水氣明顯增多,有局部較大雨勢出現機率。其次就是中南部山區、還有中南部近山區平地也有可能局部大雨發生機率。東北季風增強還是要注意較大雨勢以上等級雨勢出現。預估主要下周一、周二這兩天,到了下周三之後隨著東北季風比較穩定吹拂之下,主要為迎風面不定時降雨為主。

東北季風 氣象署 雨量

延伸閱讀

周末午後雷陣雨 下周一入秋首波東北季風報到、濕涼5天恐較大雨勢

豪雨連3天炸東半部 山陀兒路徑若偏西「南部雨勢驚人」

鋒面今晚侵襲氣溫略降!雨神相隨7日 僅這天雨勢稍緩

明起南部恐連日迎雨 周日各地有望降溫至2字頭

相關新聞

嘉義強震「金財神大樓」牆壁龜裂 全聯玻璃窗全震碎、貨架倒一排

嘉義大埔今天凌晨發生6.4地震,是近50年來規模最大一次,在地人驚嚇一晚不敢睡覺,有學者呼籲未來可能餘震不斷,需要提高警覺。臉書粉專「綠豆嘉義人」也持續分享嘉義和台南地區的災情,其中,嘉義市金財神大樓剛補好的牆出現大片龜裂,以及民權路上的全聯玻璃被震破,畫面相當震驚。

嘉義6.4強震「白色地光狂冒」…異象畫面曝光 阿里山監視器全都錄

嘉義大埔今(21日)凌晨0時17分發生規模6.4強震,地震深度9.7公里,屬極淺層地震,中南部出現許多嚴重災情。同一時間,有人發現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監視器,拍到6.4地震當下,鏡頭被震到不停搖晃,數秒後嘉義各地竟此起彼落冒出多次白光,接著還發生區域規模斷電。

9縣市發低溫特報「溫度下探10度」影響持續到明上午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中央氣象署今天下午4時31分針對9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影響時間到明天上午,包含新北市、新竹縣、苗栗...

長照機構AI幫手 減少住民死亡

長輩夜間離床或呼吸出現異常,系統會立即發出警示;飲食、沐浴、生理監測數據也翔實記錄,家屬可上網隨時掌控。老年人口眾多,加...

年前挑戰首波寒流!除夕恐破過去8年最低溫紀錄 最冷時段曝光

不到10天就要過年了,氣象專家指出,今(19日)大陸冷氣團持續減弱,直到下周日(26日)晚間開始強冷空氣南下,預期影響到小年夜、除夕、初一(27-29日),目前來看強度有機會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是否達寒流待觀察,但出現10度以下低溫機會高。

地牛翻身!花蓮規模4.3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地牛翻身!上午10時28分花蓮發生規模4.3地震,最大震度花蓮4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