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藥專款歸零」病友憂生路被斷!石崇良:總額不排除罕病
健保總額協商破局,醫界首次提出要將罕藥專款「歸零」,全數改由公務預算支付。罕見疾病基金會今天發布聲明表示,此舉無疑是斬斷全台1.7萬罕病患者治療生機。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則回應,罕藥專款持續成長,「目前不會排除在總額之外。」
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說,這是全民健保「罕藥專款」自2005年正式納入總額至今,醫界首次以避免專款漸漲,排擠一般預算,以間接影響點值為由,要將專款歸零,但罕藥專款占總額比率僅1.4%,不至於影響醫療點值。
石崇良說,罕藥專款持續成長,今年達108餘億,明年行政院考量健保擴大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藥物給付,400位病人將花費二、三十億預算,因此編列20億公務預算,撥入健保基金,挹注罕藥專款,明年健保總額罕藥專款預算,絕對會比今年高,且目前不會排除在總額之外。
健保法明文規定,健保是強制性社會保險。陳莉茵表示,健保照顧極弱勢、極重症的罕病患者,具適法性、正當性及優先性,「且責無旁貸」,罕藥專款,不僅是救治罕病患者的唯一常態性正規醫療資源,同時落實健保社會保險互助本質及立法精神,更是彰顯生命尊嚴及價值的基本醫療人權指標。
醫界以罕病法為由,認為罕藥應由公務預算支付。陳莉茵說,這是對罕病法的誤解,其規範之補助費用,包括診斷、支持性緩和性照護、非藥品之維生營養品、居家照護器材,藥物部分僅補助申請健保給付空窗期的急用罕見藥品,且補助額度僅5至8成,補助期限僅3年。
「醫病本一體,且休戚與共。」陳莉茵表示,健保制度近年每況愈下,醫護點值面臨困境,危及醫療體系正常運作,醫、病均蒙受其害,制度面必須與時並進,進行檢討修正,政府應該正視全民健保制度問題,全力解決,別讓目前「醫病共苦」的不合理困境持續下去。
陳莉茵表示,盼政府持續依法協助罕病家庭,支持健保署及健保會草案版本,核定罕見疾病需要的治療費用,給予目前存活的245類型,共16917罕病患者一個合法及合理的生存空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