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立院副院長江啟臣父喪 清晨臉書哀痛發文「謝謝父親 長存於心」 

捷克「啤酒外交」:千年釀造文化喝出國家軟實力

豪雨特報範圍擴大再增「台中」 西半部15縣市慎防雨彈狂襲

114年健保總額逾9千億 成長高推估確定5.5%

114年健保總額協商在即,衛福部長邱泰源說,行政院已核定成長率為3.52%至5.5%,金額約為新台幣9112億元至9286億元,健保總額首度突破9千億元大關,盼積極納入新藥照顧更多患者。本報資料照片
114年健保總額協商在即,衛福部長邱泰源說,行政院已核定成長率為3.52%至5.5%,金額約為新台幣9112億元至9286億元,健保總額首度突破9千億元大關,盼積極納入新藥照顧更多患者。本報資料照片

114年健保總額協商在即,衛福部長邱泰源說,行政院已核定成長率為3.52%至5.5%,金額約為新台幣9112億元至9286億元,健保總額首度突破9千億元大關,盼積極納入新藥照顧更多患者。

全民健康保險法明訂實施總額支付制度,每年協定下年度醫療給付費用總額,衛福部日前提出114年健保總額成長率高推估5.5%、低推估3.52%,總額介於9112億至9286億元。依往例衛福部應於8月提出行政院核定明年度總額目標和範圍,供健保會委員作為協商的準備。

邱泰源今天上午出席健保署舉行的APEC醫療科技評估與永續全民健康覆蓋工作坊,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問到明年度健保總額成長率核定進度,他說,行政院8月30日核定衛生福利部日前提報「114年度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給付費用總額範圍」草案,確定成長率為3.52%至5.5%。

面對外界質疑明年度健保總額成長率核定過慢,邱泰源說,「這都在法定期間」,希望最後核定的成長率會有更多討論空間,政府將致力在健保資源有限,滿足人民需求,積極納入新藥新科技等,衛福部依法將明年度健保總額成長率送交健保會,健保會委員將於9月25日協商。

邱泰源表示,追求全民健康覆蓋是全球趨勢,台灣是世界典範,但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不斷有新藥問世,醫療費用急遽增加,是各國共同面對問題,凸顯運用醫療科技評估釐清新藥、特殊醫療材料及創新醫療服務效益重要性,以利達到健保永續,健康台灣。

邱泰源在工作坊致詞延續推動台灣在醫療科技評估領域決心,他說,台灣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CHPTA)在今年1月1日正式運作,不僅加速新藥納入健保的過程,也成為與國際醫療科技評估組織交流的重要橋樑,奠定台灣醫療科技評估發展的基礎。

這次會議涵蓋3大主題,分別為醫療科技評估扮演重要角色、影響力故事及發展健康科技評估。與會貴賓來自澳洲、加拿大、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秘魯、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美國、越南等12個APEC經濟體代表,共同分享醫療科技評估實務經驗及面臨挑戰。

健保總額 成長率 邱泰源

延伸閱讀

內定健保署副署長人選婉拒接任 石崇良嘆可惜

劉宜廉婉拒接任健保署副署長 也回不了桃市府

健保補充保費要漲了 衛福部:已設立修法小組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將登場 衛福部彙整2大方針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雲林縣今日上午11時開始豪雨不斷,台鐵二水到林內間(K255+200)受豪大雨影響,下午路線掏空造成雙線不通,下午3時在...

比藥物更有效!醫曝每天「1動作」促進身體代謝 抗癌又控糖

「冷到發抖,讓身體吃點苦」可能成為控糖抗癌新關鍵。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近日在臉書發文,引述最新研究指出:讓身體冷一點、抖一下,竟可能啟動身體代謝系統,喚醒棕色脂肪,讓細胞重新學會「怎麼用糖、怎麼省糖」,不只能降血糖、降血壓,甚至能讓癌細胞「餓死」。

彰化雷雨交加多處淹水 氣象署曝原因:西南風+低壓帶輻合影響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彰化今早卻出現驚人雨勢,多個鄉鎮都被列入淹水一級警戒。中央氣象署表示,受到西南風影響,加上大低壓帶輻合...

彰雲投國家級警報響!大雷雨警戒熱區擴大 中南部6縣市慎防致災淹水

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戒區域: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台中市、彰化縣、嘉義市,持續時間至下午2時30分;慎防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