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國家防災日活動 卓揆:提升災害預測、導入科技
每年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內政部與教育部1日共同舉辦「113年國家防災日活動啟動記者會」。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防災教育要從小扎根,感謝內政部、教育部共同推動防災活動。臺灣多颱風災害,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不斷提升精準的災害預測,希望持續導入科技,能夠迅速提供救災單位及民眾。
卓榮泰親自蒞臨「113年國家防災日活動啟動記者會」,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及經濟部水利署等共同出席,攜手共同推動防災工作。卓榮泰指出,「積極救災」、「認識災害」、「韌性防災」為政府三大防災方向,並請持續結合民間單位、賣場等,並做好物流資源調度機制,期盼藉由今天的記者會,讓更多的國人也能瞭解國家防災日的活動,以國家層次推廣地震避難知識,提升全民防災意識與能力。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今年國家防災日將模擬嘉義縣竹崎鄉9月20日9時21分發生芮氏規模7.3地震,造成臺灣西部等相關災情,將動員全國救災人力1千餘人及12個國家的專家及搜救團體共同參與,於嘉義縣及澎湖縣辦理「大規模震災消防救災動員演練」,透過實際演練驗證救災量能。另中央氣象署也將配合模擬情境,於當日9月20日9時21分,同步向全國民眾發送「國家級警報」訊息,民眾手機在接獲地震警報聲響與簡訊後,請配合演練抗震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劉世芳表示,0403花蓮地震、凱米颱風及近日日本的颱風災害,當災害發生不是只有祈禱,經驗告訴我們自救互救公助的比例為7:2:1,因此從社區、學校等,要不斷提升防災知能。內政部積極推動「臺灣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T-CERT)及防災士培訓,目前已完成培訓2萬9,402名防災士,其中也有2千餘人為學校教職員,期提升社區面對災害的第一時間應變力,並成為政府單位救災的協力角色,讓全民防災網更緊密,強化我國對於大規模地震的韌性。
劉世芳表示,近日日本政府提出南海海槽可能發生9級以上規模的地震模擬,遇到重大規模、複合式的重大災害可能需要鄰邦協助,所以內政部也積極推動特種搜救隊國際救災及進行人道救援的準備。在有做好萬全準備的前提下,同島一命,一起面對災害,降低人命傷亡減少傷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