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加碼軍援烏克蘭愛國者飛彈 砲轟普亭「白天客氣、晚上空襲」

南投市長綠帽疑雲!妻與舊愛曖昧合照、對話紀錄曝光 政壇震撼

民調/藍營須催出逾5成5投票率 否則「大罷免」將險勝

遊覽車業者喊駕駛員刷卡機補助 公路局:提供49%補助

遊覽車業者今早號召近百名駕駛員、約50輛遊覽車,到交通部前抗議,提出GPS業者自主管理、駕駛員刷卡機全額補助、遊覽車納大眾運輸等5大訴求。記者胡瑞玲/攝影
遊覽車業者今早號召近百名駕駛員、約50輛遊覽車,到交通部前抗議,提出GPS業者自主管理、駕駛員刷卡機全額補助、遊覽車納大眾運輸等5大訴求。記者胡瑞玲/攝影

遊覽車業者今早號召近百名駕駛員、約50輛遊覽車,到交通部前抗議,提出GPS業者自主管理、駕駛員刷卡機全額補助、遊覽車納大眾運輸等5大訴求。交通部公路局晚間回應,GPS雖可提供車輛資訊,但無法得知駕駛人訊息,盼以修法規定裝設刷卡機,以了解駕駛人勤務及工時,且將補助49%刷卡機裝設費用。

公路局說明,有關交通部今年7月19日預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9條之4修正加裝駕駛識別設備草案,修法是因目前遊覽車GPS設備,雖可提供車輛資訊,但無法得知駕駛人資訊。

因此盼透過修法,規定遊覽車裝設駕駛身分識別設備,如刷卡機、插入USB讀取駕駛身分的車載機等,讓業者及監理機關進一步了解駕駛人勤務及駕駛時間,避免駕駛人疲勞駕駛情形。

公路局舉例,去年太平山遊覽車翻覆事故,疑似因駕駛人山區道路經驗不足而操作不當的案例,未來運用駕駛資訊便可先了解駕駛人經歷,如駕車行駛里程、行駛地區、路段等資料,並針對經驗不足的駕駛人強化訓練,更能提升行車安全。

為協助遊覽車裝設相關駕駛識別設備,公路局表示,2017年交通部規定遊覽車裝設GPS設備時,有配套提供業者補助,「本次裝設駕駛識別設備也將比照辦理,已規畫提供業者設備金額49%補助」,因此裝置設備費用並非由業者全額負擔。

有關資訊傳輸管理費部分,公路局指出,目前遊覽車GPS資訊原已有資料傳輸作業及費用,新增駕駛資訊透過既有資料傳輸方式,只需增加身分識別數據略加金額,不須另外再增加一筆管理費。

公路局表示,目前裝設駕駛識別設備規定仍在草案預告期間,未來將持續蒐集意見,待預告期滿再綜合各方意見,並與遊覽車公、工、協會開會討論。

公路局提及,GPS及駕駛識別規範在國外已有實施案例,例如歐盟已規定大客車須裝設具有GPS功能的行車紀錄器;德國遊覽車進一步規定須安裝身分識別系統,記錄駕駛時間、行車動線等供政府部門稽查,若超出法令規範,車輛將自動熄火無法啟動,可見GPS及駕駛識別已是運輸管理趨勢。

公路局強調,透過駕駛資訊管理機制了解駕駛人勤務及駕駛時間,避免不合理行程規畫,更能保障駕駛權益及維護旅運安全。

遊覽車業者今早號召近百名駕駛員、約50輛遊覽車,到交通部前抗議,提出GPS業者自主管理、駕駛員刷卡機全額補助、遊覽車納大眾運輸等5大訴求。記者胡瑞玲/攝影
遊覽車業者今早號召近百名駕駛員、約50輛遊覽車,到交通部前抗議,提出GPS業者自主管理、駕駛員刷卡機全額補助、遊覽車納大眾運輸等5大訴求。記者胡瑞玲/攝影

遊覽車 修法 交通部

延伸閱讀

遊覽車司機不滿自費裝刷卡機 公路局:補助上限49%

逾50輛遊覽車「包圍交通部」抗議 中正一警動員188人維安

台61路基路面改善 竹南段南下主車道明起封閉17天施工

遊覽車業者要求GPS自主管理、刷卡機補助 交通部回應了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獨/員工旅遊住墾丁凱撒疑食物中毒 屏東縣衛生局調查結果出爐!

新北市某公司員工旅遊6月22日入住墾丁凱撒飯店,發生7人疑食品中毒案,屏東縣衛生局上月23日接獲高市衛生局通報後展開調查...

海象不佳影響 小三通金廈航線今上午起停航

受到金廈海域海象不佳影響,金門縣港務處今天上午公告,小三通客運金門水頭至廈門五通航線自08時50分起全面停航,提醒計劃搭...

崩潰!清水服務區遭檢舉清潔員「拿拖把擦桌子」 統一超商回應了

「全台最美服務區」去年與全台消費者正式見面後,立刻受到每天數以萬計過往遊客的青睞,但是日前有民眾拍下,清潔人員竟用拖把拖...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雲林縣今日上午11時開始豪雨不斷,台鐵二水到林內間(K255+200)受豪大雨影響,下午路線掏空造成雙線不通,下午3時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