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普發1萬得舉債?卓榮泰坦言「內心交戰」政府預算細節曝光…網全炸鍋

726大罷免整理包/我有投票資格嗎?住哪裡能投票?上班怎麼辦?規定一次看懂

台積電第2季每股純益15.36元 每天開門賺進逾44億元

健康台灣委員會初登板 醫改會:缺乏多元組成

總統賴清德親自出任召集人的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今天下午召開首次會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賴清德親自出任召集人的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今天下午召開首次會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府今舉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的第一次委員會議,會中包含委員20名、9名顧問,並在衛福部長邱泰源及健保署長石崇良報告完後,就進入約4小時的閉門會議。醫療改革基金會表示,委員組成缺乏多元參與,更缺乏病友、民眾等使用者與利害關係團體的聲音。另,實質討論事項內容不公開,卻會形成國家重要政策建議,有違民主政府的責信。

醫改會表示,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組成包含政府機關、產業代表、公民團體代表與專家學者,著重不同團體的參與。即便健保會的委員也講求醫界與非醫界的衡平性,且醫師僅是15類醫事人員之一,總額部門更將醫療部門分為西醫、中醫、牙醫。但是健康台灣委員會的組成缺乏多元參與,更缺乏病友、民眾等使用者與利害關係團體的聲音。

再者,委員會在由邱泰源報告健康台灣願景、石崇良談健保永續後,就進入閉門會議。醫改會擔憂,實質討論事項內容不公開、更沒有相關實錄,卻會形成國家重要政策建議,有違民主政府的責信與公民參與。

醫改會呼籲面對超高齡化、推動醫療與健康政策改革迫在眉睫,欲提升健保價值,除了增加政府預算外,更要減少醫療供需兩端的非必要醫療,落實支付制度改革,以及投資改變民眾「同卡不同命」的困境,才能為國人帶來下個健保三十。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委員包含: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鏡清、教育部部長鄭英耀、台中榮民總醫院長陳適安、台大醫院副院長高淑芬、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長詹鼎正、成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沈靜芬、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醫策會副董事長蔡森田、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李貽恒、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倪衍玄、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郭素娥、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洪德仁、台灣健康運動聯盟副理事長簡文仁、成功大學醫學院長沈延盛、原住民醫學學會理事長林德文、中國醫藥大學精神醫學教授蘇冠賓、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謝清河、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退休研究員何美鄉。

另有9名顧問分別為,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北榮民總院長陳威明、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程文俊、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總院長陳穆寬、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安南醫院院長林聖哲、高雄醫學大學校長余明隆、亞東紀念醫院長邱冠明、前衛生署副署長張鴻仁。

醫學院 台大醫院 健保署

延伸閱讀

健康台灣「處處開源」 專家提醒「勿忘節流」

專訪邱泰源6/以充分授權 專業分工打破「太空人」質疑

專訪邱泰源5/國際醫療推動 人才與醫療交流是主軸

專訪邱泰源2/為健保找財源 調高補充保費 拚明年上路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人妻憂「先生無法斷奶影響母乳營養」 醫正經回應:記得消毒就好

近日一則關於母乳哺餵的趣味提問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一位人妻向婦產科名醫蘇怡寧私訊詢問「老公一起吸母乳會影響母乳成分嗎?」,蘇醫師以一句「不會啊,記得乳頭消毒就好」作答,不僅讓人妻安心,也讓網友笑稱「好深奧的話題!學到知識了」。

準「薇帕」颱風上午8時生成 周末可能致台灣豐沛水氣

熱帶低壓今天上午8時形成,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就是未來的準第6號颱風薇帕,預計周六通過巴士海峽機率最高,通過時...

最大震度3級!台灣南部海域21:58發生規模4.8地震 2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108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台灣南部海域今晚9時58分發生規模4.8地震,地震深度29.4公里。各地最大震...

台鐵西勢-南州站間號誌故障 雙向列車延誤

台鐵南迴線西勢至南州列車今下午4時04分受到號誌故障影響,列車有延誤情形。根據台鐵官網指出,受到潮州站號誌故障影響,上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