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台灣「處處開源」 專家提醒「勿忘節流」
健康台灣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已爭取行政院編列336億元經費挹注健保,將17項公衛預防項目移出;健保署長石崇良也提出調升補充保費等方式,為健保開源。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以公務預算騰出總額空間,有望在明年達到健保點值每點0.95元,但除了開源,政府也應該把力氣放在「節流」,包括節制醫療利用率、推動生物相似藥等。
「為健保開源可提升醫院財務韌性,有助留任人才,但必須提醒,開源以外的節流也很重要。」洪子仁建議,政府應強化部分負擔,減少民眾醫療利用率,把資源挹注急、重、難、罕科別,另建議落實部分負擔轉診制度。
針對衛福部提出,將提高補充保費、鼓勵生物相似藥計畫,洪子仁認為,立意雖好,但實際效用可能有限,補充保費門檻由1千萬提升至5千萬、費率提升至5.17%,也只能挹注健保收入約80億,相較於8千億以上的健保總額,可說是杯水車薪。
石崇良提到,要提升國內生物相似藥使用比率,由7%提升至30%。洪子仁表示,國外生物相似藥使用比率高達8成,若不以財務作為誘因,難以改變民眾想要使用原廠生物製劑,不願意以生物相似藥替代的就醫習慣,實際效用有限,建議衛福部推動藥品差額負擔,針對生物相似藥給予全給付,生物製劑則部分給付,才有機會提升生物相似藥使用比率。
洪子仁說,年初以來,醫界不斷倡議「醫療支出是投資不是成本」及「立法院主決議健保點值保障0.95目標」,行政院願意編列公務預算,讓部分公衛項目移出健保,以增加醫療機構財務韌性能為醫護人員提高薪資,穩定醫事人員留任,吸引年輕人願意醫療保健產業為選擇科系的對象。
洪子仁表示,衛福部編列60億預算執行「健康台灣深耕計劃」,由全國各醫療機構、醫學會或醫事公會等團體,根據在地健康需求提出計畫,如創新醫療技術發展、培育AI、重症加護、臨床藥師人才等,達到2030健康台灣願景目標,醫界樂見此作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