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痘新病毒株容易侵犯幼童、濕疹患者? 羅一鈞如此說明

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免疫系統低下、具濕疹病史等族群,為新病毒Ib型的新增危險族群,但目前國內M痘病毒株仍為原有的IIb亞型,為透過親密行為、性接觸傳染,新病毒株尚未進入國內,免疫力低下等民眾不須特別擔心。圖為非洲剛果一名感染猴痘的男童。(路透)
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免疫系統低下、具濕疹病史等族群,為新病毒Ib型的新增危險族群,但目前國內M痘病毒株仍為原有的IIb亞型,為透過親密行為、性接觸傳染,新病毒株尚未進入國內,免疫力低下等民眾不須特別擔心。圖為非洲剛果一名感染猴痘的男童。(路透)

今年全球M痘疫情緩升,但非洲區自5月起疫情明顯上升,世界衛生組織(WHO)本月14日,針對此波疫情召開緊急委員會,鑑於此波疫情已出現跨國傳播且致死率較高,因以剛果民主共和國為爆發疫情中心,當地資源匱乏,無法進行系統性監測,決議宣告此次疫情成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呼籲各國積極監測及加強警覺等防範措施。

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日前於臉書表示,剛果共和國發現的新M痘病毒株,傳播速度快,10%感染者死亡,威脅健康。提醒一年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曾罹性病、性接觸對象頻繁、免疫系統低下、年齡小於一歲、具濕疹病史,以及孕婦等為高風險族群,應多加留意。

M痘感染高風險族群是否從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過去曾罹患性病等族群,擴及免疫系統低下、年齡小於一歲、具濕疹病史及孕婦等一般民眾?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免疫系統低下、具濕疹病史等族群,為新病毒Ib型的新增危險族群對象,但目前國內M痘病毒株仍為原有的IIb亞型,為透過親密行為、性接觸傳染,新病毒株尚未進入國內,免疫力低下等民眾不須特別擔心。

疾管署統計,我國M痘疫情仍繼續升溫,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年8月14日累計確診399例病例,包括377例本土、22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累計40例,含37例本土及3例境外,目前尚未有感染M痘Ib型病毒個案,但須留意境外移入個案造成國內傳染風險。

因應今年全球疫情緩升,疾管署即日起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並將該國鄰近已有疫情、或已出現Ib型病毒國家,包括中非共和國、剛果、蒲隆地、肯亞、盧安達、烏干達等六國,提升至「第一級:注意(Watch)」。

羅一鈞說,目前已於機場電子看板、跑馬燈隨時播放M痘注意事項,並通知旅行社業者如出團至上述國家應做好防護措施,且針對所有入境旅客,若被機場發燒篩檢站篩檢出發燒,或是自行到檢疫櫃台通報相關症狀,將給予健康管理敬告單請民眾盡速就醫,所轄地方衛生局也會進行健康追蹤。

WHO統計,剛果民主共和國今年報告病例數已超過1.5萬例,537例死亡,主因是流行能快速傳播的Ib型病毒,並陸續透過人際接觸擴散至周邊國家,目前已知Ib型病毒可能主要透過性行為和家庭接觸傳播,感染者多為年輕成人和兒童。

病毒 疫情 剛果

延伸閱讀

B肝高危母嬰垂直感染率下降 台大醫:仍有家長不敢用藥

非洲以外第1國!瑞典發現M痘新變異株 疾管署發醫界通函

疑國內首例染「鐵氟龍流感」 專家:日常生活1成分危險

M痘病毒突變擴散致死率高 疾管署不排除拉高警戒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2款阿茲海默症針劑新藥在台開打 成大、亞東各奪先機

衛福部核准兩款新一代阿茲海默症針劑藥物,掀起醫療院所一波搶打潮,北部亞東醫院、一森診所於6月23日上午相繼開打「欣智樂」...

2號颱風「聖帕」生成 最新路徑出爐

日本氣象廳資料顯示,2號颱風「聖帕」上午9時生成。 中央氣象署指出,由於路徑持續朝日本前進,離台灣有相當距離,對台灣沒有...

颱風季開始了?又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 路徑出爐

目前位於日本南方海面的95W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目前持續朝西北移動,預估最快24小時內形成颱風聖帕,持續朝日本前進,對台...

出梅入夏了!未來一周高溫炎熱 七縣市明飄破36度

今天是夏至,各地都感到炎熱高溫,中央氣象署直言,由於太平洋高壓比較強,未來一周都屬於高溫炎熱天氣,高溫可達31度至36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