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歷年簽准執行死刑最多的是他 「檢察官法務部長」任內槍決114人

比演唱會擠!黃仁勳被包圍「30公尺走40分鐘」臨時取消夜市行程

黃麟凱勒斃女友今晚槍決 死者父曝「明是女兒生日」:感謝司法還公道

桃園總被地震國家級警報放棄?網熱議有1優勢 粉專籲氣象署別再遺漏

今天上午7時35分花蓮外海規模6.3淺層地震,全台有感,高雄市、屏東縣、桃園市沒有發布國家級警報。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今天上午7時35分花蓮外海規模6.3淺層地震,全台有感,高雄市、屏東縣、桃園市沒有發布國家級警報。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今天上午7時35分花蓮外海規模6.3淺層地震,全台有感,氣象署針對台灣本島12縣市發布國家級警報,卻沒有桃園市、高雄市、屏東縣。PTT八卦版有網友發問「桃園是被放棄了嗎?」明明震度4級比台北還大,結果住台北的人都有收到警訊,反觀桃園卻沒有。氣象署說,因為桃園地區的地層相對堅固,所以這次搖晃的震波傳到桃園的震度沒有這麼大。

台灣本島只有高雄、屏東、桃園地區沒有發布國家級警報,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副主任許麗文表示,發布地區是預估震度達到4級以上,而桃園地區因為地層相對堅固,所以這次搖晃的震波傳到桃園的震度沒有這麼大。雖然台北只有2級,有些地方達到3級,實際觀測沒有達到4級,但是台北有盆地效應、高樓層的搖晃比較有感受,預估達到4級的規模,所以發了國家級警報。

PTT網友表示,「連兩天都搖到懷疑人生,都沒收到」、「到底是哪門子的直轄市」,不過,也有網友說,「桃園是沒被老天放棄好嗎」、「桃園一直是這樣啊」、「桃園最不受地震影響,遷都」、「桃園台地哪有差,地質穩定」、「桃園不用怕」、「桃園地質最穩,如果桃園有樓塌,那全台都完了」。

「觀氣象看天氣」臉書粉專表示,昨天的地震雖然同屬東部海域(海盆/海溝)系統,畢竟震央跟構造不同,因此主要強震區在北部,特別是宜蘭,硬要說昨天的國家級警報比今天的還稍微低估;至於今天上午的地震,由於震央較南邊,影響轉為以西部沿海為主,雖然發的國家級警報範圍比昨天更多。不過氣象署的防災意識提升,比起4月3日的荒腔走板,值得給氣象署鼓勵。

「觀氣象看天氣」表示,也請氣象署別再遺漏桃園,桃園的地理位置比雙北還更西,特別是這區塊地震的共振區集中在台灣海峽。

震度分布圖。圖/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提供
震度分布圖。圖/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提供

國家級警報 地震 桃園 氣象署

延伸閱讀

花蓮11餘震後換宜蘭搖…09:32規模3.3地震 最大震度3級

東部海域地震 中捷慢速車巡、上班民眾驚魂

台灣本島只有高屏桃沒有國家級警報 台北2級卻收得到…氣象署曝原因

07:35花蓮外海規模6.3地震 氣象署:和0403無關、未來3天不排除規模5.5餘震

相關新聞

免疫輔助 翻轉早期三陰性乳癌

在荷爾蒙陽性、HER2陽性等早期乳癌用藥陸續獲得健保給付後,三陰性乳癌成為目前早期乳癌健保給付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經侯明鋒等多名乳癌權威專家請命及病友團體懇請下,健保署擬接軌國際,將給付早期三陰性乳癌術前與術後輔助免疫藥物治療,大幅減輕病友沉重經濟壓力,也讓賴總統「二○三○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健康目標,往前跨一大步。

充電線不用了…丟垃圾桶或回收?環保局、台電曝正解 1條件可換超商抵用金

農曆新年就快到了,不少人都會趁年前大掃除,準備除舊布新。有網友表示,家裡集中了2、30條左右的充電線,卻不曉得該如何處理?對此,新北市環保局指出,充電線為廢資訊物品類,須妥善分類交給清潔隊回收車。台電表示,由於充電線外層是PVC塑膠皮,不可以丟進焚化爐燃燒,因此務必交由清潔隊資源回收車進行回收作業。

全台PM2.5測值 環團質疑低估

環境部日前公布去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全台PM2.5年平均濃度十二點五微克/立方公尺,較前年十三點七微克...

12強紀念悠遊卡 750多萬所得捐贈3單位 助原鄉基層棒球

悠遊卡公司為慶祝中華隊奪下2024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去年發行紀念悠遊卡,統計共賣出26萬多張、750多萬元紀錄,並承...

健保總額斷頭制 恐衝擊患者權益

頭痛患者就醫,醫師安排電腦斷層竟需等五個月;病人術後回診,卻掛不上執刀醫師門診。南區健保分局近三年實施醫院總額制,由醫院...

明晚再有冷氣團南下!6度低溫恐再現 最冷時間點曝光

冷氣團一波接一波,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表示,明天白天為未來1周最溫暖的一天,明晚再有大陸冷氣團南下,且配合南方雲系北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