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類鼻疽嚴峻 感染科權威推測「免疫竊盜」恐推升疫情

凱米颱風過後,類鼻疽疫情竄升,疾管署昨公布最新通報數字,今年已累計34例通報,其中3例死亡,威脅不容小覷,恐比往年嚴峻。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黃立民表示,除了因為今年颱風嚴重外,新冠疫情後「免疫竊盜」可能也是讓類鼻疽疫情比往年嚴峻的原因。
今年類鼻疽已經累積37例,疾管署昨預估,雖然疫情最高點已經過去,但是今年恐怕會比我國最大類鼻疽疫情的2005年更嚴重,目前病例數已經是19年來同期新高。
造成類鼻疽的類鼻疽桿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黃立民說,類鼻疽在水災、颱風後容易引發傳播,因為泥土生態受到擾動,而因為要接觸泥土等因此農村地域較容易感染。
黃立民推測今年類鼻疽疫情嚴峻原因,可能是因為以前沒有診斷出來。他說,感染者如果到中小型醫院就醫,細菌培養可能不會成功做出來;再加上,類鼻疽症狀一開始是發燒、咳嗽等,一開始難以區別,容易被忽略、沒有診斷出來。
另外,黃立民指出,新冠疫情過後出現「免疫竊盜」,意思是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免疫力會變差,可能會進一步讓面對細菌攻擊時阻擋不了,損害免疫系統;感染越多次新冠,並不是免疫系統會提升,反而是破壞ˋ,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漸漸被削弱。因此今年類鼻疽疫情嚴峻不排除與免疫竊盜有關聯。
類鼻疽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黃立民說,最重要的是發病72小時內正確使用抗生素。另,類鼻疽感染多有地域性限制,對於北部的影響比較不擔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