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撞歪臉「咬不了食物」 馬偕手術助病友臉部打掉重練
50多歲的李先生,因為騎車發生車禍,導致左側眼眶、顴骨、上下顎骨骨折,以及肋骨及小腿骨折。他原先在其他醫院治療約3個月,發現左右顏面仍不對稱,還有咬合不正等問題,因此前往馬偕醫院求診。馬偕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黃子桓表示,李先生因為曾經做過手術,讓骨頭在錯誤地方癒合,讓復原手術難度較高,馬偕採用精準導航輔助重建顏面。
不只車禍,運動傷害、跌倒、暴力是等都可能導致顏面骨折,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可能會影響外觀、複視、眼球運動、牙齒咬合、咀嚼、言語和吞嚥等功能。
李先生說,今年1月發生車禍車禍後,就醫後雖康復,但右邊牙齒完全無法吃東西,後來反覆發炎化膿,清創也沒有改善,後來雙眼看東西視力也受影響,甚至頭還會暈,今年3月改赴馬偕醫院求助,先是處理下顎骨,6月再做顏面骨折復位手術合併自體骨骨移植術。
李先生說,當時以為自己會毀容,但經過黃醫師的協助後,現在正臉幾乎沒有疤痕。
黃子桓表示,陳先生除有左顴骨及左眼窩塌陷、咬合不正外,也有顏面骨骨板暴露及骨髓炎、鼻竇炎的問題。考量陳先生之前有手術過,但是在錯誤位置癒合,沒有參考點可以輔助,需要把骨頭打斷再重新癒合,因此需要靠導航技術輔助。
黃子桓指出,術前先用電腦斷層模擬病人完整顏面骨骼,再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客製化的眼眶骨及顴骨模型,預先調整眼底鈦合金骨板的形狀,除了可以精確地重建病人最理想的術後結果,並可以節省手術時間,約5至6小時,亦提升成功率避免二次手術的可能。
黃子桓說,此為馬偕第六例透過3D列印技術,搭配導航手術來做顏面骨折復位手術。顏面骨折其實在醫院相當常見,光是馬偕急診每周就會遇到約10位患者因為這類需求求診,但並非每一例都適用導航技術,通常是先天畸形或是需要二次重建。手術有健保給付,但是導航技術部分需要自費,費用依據複雜程度而定。
除了可以用在顏面骨骨折復位手術外,口腔顎面外科導航系統也適用於大範圍的口腔惡性腫瘤切除定位。在口腔癌的治療中,確保腫瘤切除乾淨及保持良好的安全距離是提升手術治療成功率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接近顱底位置或是鄰近重要神經血管構造的腫瘤在導航的協助下可以精確定位腫瘤位置,增加患者的存活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