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邱泰源3/談處方箋爭議 對民眾好的事情要專業合作
衛福部將分階段調整牙科診所處方箋標示,預計明年4月將不再有商品名,改為成分名,醫院和西醫處方箋實施進度尚無時間表,但已引發醫界及藥界論戰。衛福部長邱泰源強調,對民眾好的事情,要不分專業地攜手合作,醫、藥團體提出的論點都要參考、各界充分討論,以病人為中心,並尊重目前的試辦成果。
藥品處方箋目前以商品名標示,如「普拿疼」等,但主要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衛福部健保署規畫,今年10月起,牙醫診所開立的處方箋始,第一階段醫師若於註明藥品不可替代,必須說明原因,未說明將視為可替代;預計半年後進入第二階段,將藥品處方箋藥品名改為成分名。
「我永遠有一個觀念,只要對民眾好的事情,我們不分彼此、不分專業共同攜手合作,給民眾最好的照顧品質,」邱泰源接受聯合專訪時表示,在國家最節省醫療資源的情況下一起努力,可以分階段規畫,但前提是不要讓民眾拿不到藥。
邱泰源說,目前先從牙醫診所試辦,主要是因為牙醫開立藥物,大部分是消炎、退燒、止痛等解熱鎮痛劑,對病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牙醫治療的技術,「如果試辦(管制)牙醫的某些材料,他們可能也跳起來」。;但內科狀況就不同,藥物是內科醫師很重要的治療方法,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藥物有其複雜性。
身為家醫科醫師的邱泰源表示,自己也是內科系醫師,有些病人就一定要到台大醫院拿藥,覺得要吃「台大醫院那一牌的才有效」,如果台大換藥就要跑到其他醫院,但其實藥品成分是一樣的,他舉例,兒子有鼻過敏症狀時,同樣也指定特定品牌,但其實這款藥物就是兩種成分的複方。
回到牙醫診所處方箋調整,邱泰源指出,牙科開立的止痛藥如普拿疼,就是acetaminophen成分的止痛退燒藥、抗生素amoxicillin用到的牌子更多,這些同成分藥物都差不多,但用處方箋開立僅寫藥品成分名,仍需各界在試辦過程中充分討論,「社會可以溝通尊重,但醫療品質不能打折」。
藥界出身的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曾說,醫療機構長期以來「以藥養醫」,邱泰源表示,也不能說以藥養醫,畢竟沒有醫療院所,藥師也沒辦法工作,大家互相彌補,因為過去必須要把藥價壓低,其中的利潤回歸醫院經營,「沒有員工會有院長嗎?沒有病人會有醫院嗎?」要以病人為中心,如今尊重試辦,後續再討論爭議問題。
醫師公會全聯會等十大醫事團體日前抗議,認為藥師法明定,藥師需依處方不得隨意更改藥品,衛福部此舉等同帶頭違法,損害民眾用藥品質,也損害醫師處方權。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則指出,以成分名開立處方箋,早已是國際潮流,若不希望健保制度潰堤,此次變革勢在必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