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精舍命案疑雲!作家王薀疑是藏鏡人遭羈押 藝人李威二度作證請回

淡出演藝圈近10年…李威驚傳捲精舍殺人案遭約談!堂弟李易回應了

說太快洩輝達總部設台北 國發會急澄清:由公司公布

強制引水區預告近10年 交通部擬依國際做法遇反彈

交通部104年就預告修正強制引水區草案,但至今未公告。針對航港局提出最新的版本,交通部求擬依國際做法,卻面臨各引水人辦事處反彈。聯合報系資料照
交通部104年就預告修正強制引水區草案,但至今未公告。針對航港局提出最新的版本,交通部求擬依國際做法,卻面臨各引水人辦事處反彈。聯合報系資料照

交通部104年就預告修正強制引水區草案,但至今未公告。針對航港局提出最新的版本,交通部參考運安會建議,最近再次檢視,要求擬依國際做法,卻面臨各引水人辦事處反彈。

政府修正法規都有一定預告期,提供各方陳述意見的機會,而「我國國際商港、工業專用港強制引水區域」草案,在民國104年1月21日就預告,並經行政院刊登公報,當時的預告期是7天,但至今仍未公布,實屬罕見。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近幾年調查多起船舶在港口碰撞案件後,發現台灣目前引水的做法與世界各國港口作法迥然不同,尤其領船進港的登輪點及領船出港的離輪點不一致,且離輪點也未在海圖上標示,甚至船還未出港引水人就下船,對不熟悉港口作業的船舶是一大風險,多次建議交通部訂定及公告強制引水區域,並公布引水人登輪、離輪點位置,提升港口航行安全。

交通部根據運安會建議,重新檢討「我國國際商港、工業專用港強制引水區域草案」,航港局提出的草案,與104年的預告草案完全不同,雖然各引水人辦事處都支持,但因為並不符合國際上的做法及運安會的建議,交通部已退回。

交通部航政司長韓振華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他說,因各方對強制引水區的意見仍多,已請航港局再溝通;航港局長葉協隆說,目前的引水是各港口依實際需求訂定的做法,針對強制引水區草案,會依照交通部的意見再檢討,但強制引水不但要保障船舶安全,也要顧及引水人安全。

交通部依據運安會的建議,認為強制引水區應參考新加坡、香港、美國、瑞典、馬來西亞、日本及韓國等國家地區做法,海圖顯示應於港口海圖標示引水站(點),且大多登輪、離輪在同一點或附近。

交通部認為,強制引水區實施目的在於保障船舶進出港口、航道、港埠設施的航行安全,引水人登輪區、離輪區的規劃是為確保船舶進出港作業過程,將風險降至最低,對引水過程中出現緊急情況時,應有足以應變的時間與空間,以管控對船舶、港口及環境危害的風險,登輪點、離輪點的規劃應位於強制引水區域及防波堤外。

交通部檢視航港局提出的草案,發現各港登、離輪點相距過遠,且強制引水區未包含防波堤,引水人登小型船舶後過於接近防波堤、港嘴等,易造成引水人與船長溝通時間不足。

不過,各引水人辦事處支持航港局的提案,認為各港口條件不同,不應直接參考國外的做法,且冬季湧浪會對引水人生命安全有威脅,各引水人辦事處一致反對交通部看法。

而全國船聯會與台北市船長公會則與交通部意見一致,有船舶業者認為,要確保引水人安全,應從改善引水船的安全性著手。

交通部 引水人 航港局

延伸閱讀

交通部明年推機車考照前上路訓練 嘉義縣加碼500名考照免學費

周末旅運交通需求大!蘇花海運備援延長一日 航班時間略有調整

憂東部鐵路受影響至年底 黃建賓向中央提3訴求

工會怒控合作大陸航商聯手逼走台灣船員 中鋼運通回應了

相關新聞

健保總額斷頭制 恐衝擊患者權益

頭痛患者就醫,醫師安排電腦斷層竟需等五個月;病人術後回診,卻掛不上執刀醫師門診。南區健保分局近三年實施醫院總額制,由醫院...

明晚再有冷氣團南下!6度低溫恐再現 最冷時間點曝光

冷氣團一波接一波,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表示,明天白天為未來1周最溫暖的一天,明晚再有大陸冷氣團南下,且配合南方雲系北移...

弱勢家庭困窘 三餐變兩餐想辦法活下去

物價飛漲,弱勢家庭負擔更顯沉重。家扶基金會去年底對扶助的弱勢家庭問卷調查,自覺伙食費有困難的家庭高達百分之五十四,百分之...

台中5寶爸原承諾不再生突又晉升「6寶爸」近況曝光

台中30歲江男,2020年底以「5寶爸」籌孩子醫藥費要賣嬰兒推車引熱議;市議員江和樹今天到江男工作的汽修廠探視,得知江男...

今年健保總額9286億元新高 民團憂保費調漲

今年健保總額拍板,首度突破九千億元,成長金額史上新高。衛福部社會保險司代理司長陳真慧說,今年度健保總額成長率百分之五點五...

麻疹疫苗詢問度飆高 診所缺貨

麻疹疫情延燒,確診者足跡遍布多處,部分民眾搶打疫苗,卻撲了空,臨床醫師呼籲,衛福部釋出公費麻疹疫苗,供高風險族群自費接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