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上月才加薪!台鐵董座被爆自請大功 工會不滿指公司化後問題都未解決「該記過」

中颱貝碧佳撲向長江口 吳德榮:中秋節東雨西晴

一周數位爆報/蘋果iPhone 16、AirPods新品怎麼選一次看 舊換新這款少4千

青少年成癮與共病有關 心健司司長:過動症占比約4成

衛福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少精神科主治醫師賴柔吟(右)今天出席「2024台灣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對策論壇」。記者林琮恩/攝影
衛福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少精神科主治醫師賴柔吟(右)今天出席「2024台灣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對策論壇」。記者林琮恩/攝影

台灣兒童、青少年藥物濫用嚴重,但毒癮少年常被認為是非法藥物使用者,忽略其背後精神、社會支持系統等問題。衛福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今天出席「2024台灣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對策論壇」時表示,成癮背後的共病問題須受重視,自己過去所做研究顯示,成癮兒童近7成有身心狀況,其中最高比率者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占比約4成。

該研究由身心科醫師親自訪談逾百位士林地院轉介至台北市毒品防制中心的孩童,進而發現孩童藥癮問題,可能源自於背後的身心問題,除ADHD外,憂鬱症比率次高,占比約3成。陳亮妤表示,此現象除了醫療問題,更是家庭、社會問題。

陳亮妤說,當社經地位較低的弱勢家庭沒有注意到ADHD病童身心出了狀況,又讓其暴露在毒品環境,孩子第一次使用到安非他命,發現不安暴躁終於找到答案,從此步上成癮之路;反之,社經地位良好的家庭,及時帶ADHD病童就醫,即能獲得很好的預後。

青少年毒品防制在中央政府分別由法務部、衛福部、教育部等單位主責。陳亮妤表示,在政策上應該「先看到人」,而非依照單位職掌切割,社政單位輔導的脆弱家庭孩子可能有衛政單位應處理的精神疾病,教育單位負責的同儕相處問題,社安網最重要的觀念是轉銜,串連醫療、司法、校園、民間團體等系統幫助藥癮青少年,「台灣在單位合作上,可以做得更好。」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少精神科主治醫師賴柔吟說,臨床上青少年藥癮常見的共病、多重診斷,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焦慮症、對立違抗疾患、行為規範障礙等,包含ADHD在內,許多藥癮少年的共病與特定腦區發展不良有關,雖未必直接與藥癮相關聯,但身心症狀與藥癮問題會彼此疊加,讓脆弱的孩童更脆弱。

賴柔吟提醒,初次使用成癮物質年齡,與後續藥酒癮出現機率有關,在15歲前開始使用酒精及藥物的青少年,後續出現藥癮的機率高出5倍;成癮者在兒童時期,持續受創傷、壓力影響,至青少年時期進入「冒險嘗試階段」,超過9成成癮患者在12至20歲間初次接觸毒品,這些藥癮青少年,進入成人早期之後,常因物質濫用受傷或死亡。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

憂鬱症 教育部 毒品 藥物濫用 衛福部 過動症 醫師

延伸閱讀

兒少吸毒再犯率高 法務部:須與社安網結合但難度高

男性照顧者要懂示弱求援!前科技部長陳良基用愛的力量,安頓憂鬱症妻身心

家中長輩開始會說「別人卡好命」,可能是老年憂鬱!一張「老年憂鬱症量表」馬上測

長照悲歌 新莊中年男子情緒失控殺死老母判6年

相關新聞

上月才加薪 台鐵董座被爆自己記自己大功

台鐵公司化上路九個多月,先後爆出公司化後,董總先加薪、員工出勤獎金變禮券等爭議,台鐵產業工會昨爆料,指台鐵公司董事長杜微...

午後國道繼續塞!北中南紅一片 5路段「紫爆」時速僅20公里

今天為中秋假期前一周末,國道不少路段今天上午起就陸續出現車潮。根據高速公路局即時路況,截至下午3點,北、中、南路段均有壅...

老盟:老人福利法修正 為保障高齡權益

台灣明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六十五歲以上,但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指出,長者在交通權、就業權、租屋權等,仍面臨各種...

3班護病比 遭批「過勞就地合法」

多個護理團體昨到行政院前,抗議現行三班護病比政策,「平均計算是騙局」,要求「還我真實護病比」,質疑現行計算方式讓護理人員...

國人瘋出國!疫後旅行、航空業旺 旅館業獨衰退

疫後觀光復甦,但國人今年出國旅遊熱潮未減,導致觀光產業兩樣情。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指出,今年八月上市櫃觀光產...

在宅急症照護 將擴至安寧個案

衛福部健保署今年七月啟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針對患者有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可以在宅提供抗生素、輸液等治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