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洪一中轟藍白刪體育預算「非壞即笨」 名嘴舉數據:被假新聞帶風向了

又震!8時14分台南南化規模4.6地震 至今已69次餘震

鈕承澤獄中參加才藝表演博好感 今假釋出獄「回家過年」

生寶寶可月領3萬元?陳時中:初步構想尚未定案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說,每月補助3萬元是一個試算、試想的方向及想法,期待讓大家負擔愈來愈輕,增加民眾想生的想法及企圖,目前尚未到精細規畫的階段。聯合報系記者沈能元/攝影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說,每月補助3萬元是一個試算、試想的方向及想法,期待讓大家負擔愈來愈輕,增加民眾想生的想法及企圖,目前尚未到精細規畫的階段。聯合報系記者沈能元/攝影

少子女化是國安危機,鼓勵年輕人生育刻不容緩,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提出每生1個寶寶就能每月領新台幣3萬元補助獎勵,他說,仍在初步構想階段,尚未定案,待凝聚共識。

陳時中近期提到政府正在研擬每生育1個寶寶,每月補助3萬元獎勵計畫,計畫每年約需500億元經費。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稍早說明,政府對生養問題持續投入投資,現在「0至6歲國家一起養2.0」政策由陳時中統合,倒不是馬上就有具體數字呈現。

陳時中下午出席衛生福利部部慶頒發衛生福利專業獎章及表揚模範公務人員活動,他在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希望從越來越多的生育補助,走向養孩子零負擔目標,改善少子化問題。生寶寶每月拿3萬元,只是試算、試想,並非既定方案。

陳時中表示,希望提出有感的補助方案,讓年輕人無負擔、安心生孩子,每月3萬元補助獎勵只是提出想法,讓社會討論可行性,同時考量政府財政,現在只是初步構想,剛開始規劃,補助獎勵金額定案與新制實施時程,「還沒到這個階段」。

面對「生寶寶每月拿3萬元」提案,衛福部長邱泰源認為,0至6歲國家一起養是當前重要政策之一,有助落實的方案都值得大家一起拿出來討論,至於每個月補助金額高達3萬元的財政負擔可行性,以及減輕年輕人生育負擔的有感方案最快何時上路,都還在研議中。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經詢問周圍女性如何看待生寶寶每月拿3萬元,「大家都真的回答會生」,高額生育補助確實有催生效果。事實上,根據歐洲經驗,除了給錢,提供優質幼兒園、托嬰中心更重要,才能讓家長安心上班,政府也能成為人民養育孩子的後盾。

生育補助 陳時中

延伸閱讀

影/搶救少子化每胎每月補助3萬 陳時中盼大家負擔變輕

陳時中專訪1:每胎每月擬補助3萬「生孩子賺錢沒有不對」

陳時中專訪6:曝心境 重來一次也無悔 就愛直球對決

陳時中專訪5:川普要求台灣付美國保護費 這未免太low

相關新聞

嘉義強震「金財神大樓」牆壁龜裂 全聯玻璃窗全震碎、貨架倒一排

嘉義大埔今天凌晨發生6.4地震,是近50年來規模最大一次,在地人驚嚇一晚不敢睡覺,有學者呼籲未來可能餘震不斷,需要提高警覺。臉書粉專「綠豆嘉義人」也持續分享嘉義和台南地區的災情,其中,嘉義市金財神大樓剛補好的牆出現大片龜裂,以及民權路上的全聯玻璃被震破,畫面相當震驚。

嘉義6.4強震「白色地光狂冒」…異象畫面曝光 阿里山監視器全都錄

嘉義大埔今(21日)凌晨0時17分發生規模6.4強震,地震深度9.7公里,屬極淺層地震,中南部出現許多嚴重災情。同一時間,有人發現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監視器,拍到6.4地震當下,鏡頭被震到不停搖晃,數秒後嘉義各地竟此起彼落冒出多次白光,接著還發生區域規模斷電。

9縣市發低溫特報「溫度下探10度」影響持續到明上午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中央氣象署今天下午4時31分針對9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影響時間到明天上午,包含新北市、新竹縣、苗栗...

長照機構AI幫手 減少住民死亡

長輩夜間離床或呼吸出現異常,系統會立即發出警示;飲食、沐浴、生理監測數據也翔實記錄,家屬可上網隨時掌控。老年人口眾多,加...

年前挑戰首波寒流!除夕恐破過去8年最低溫紀錄 最冷時段曝光

不到10天就要過年了,氣象專家指出,今(19日)大陸冷氣團持續減弱,直到下周日(26日)晚間開始強冷空氣南下,預期影響到小年夜、除夕、初一(27-29日),目前來看強度有機會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是否達寒流待觀察,但出現10度以下低溫機會高。

地牛翻身!花蓮規模4.3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地牛翻身!上午10時28分花蓮發生規模4.3地震,最大震度花蓮4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