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地震 「手機叫不停」 那瑪夏區全區停電陷黑暗

南部凌晨強震 台南楠西山區傳出有民宅倒塌

南部凌晨強震 台南楠西山區傳出有民宅倒塌

環境部審「森林經營碳匯」草案 適用條件、計算方式有異見

環境部今召開「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二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記者葉冠妤/攝影
環境部今召開「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二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記者葉冠妤/攝影

森林、海洋等自然碳匯有吸收、儲存二氧化碳的功能,企業可透過自然碳匯,取得碳權來抵銷排碳量。環境部今第二次審查農業部「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但委員對於適用條件、收穫林產品留存係數計算方式有意見,其中,有委員質疑訂下6年內可申請註冊,無法防堵業者偷吃步,先砍樹、再種回來納入碳匯計算;此外,委員也認為收穫林產品留存係數的計算不夠精確。

這次草案新增一項適用條件「須於專案活動起始前或起始後之6年內申請註冊。6年內已執行之措施須舉證實施前之基線情境,方可採計。」但有委員認為,6年設定詭異,可能導致有業者故意先砍樹,6年後再重新種樹申請,等於開了一個破口讓業者偷吃步。

此外,多名委員認為農業部預估木材積轉換利用材積比率為70%、收穫林產品留存係數0.4529,因此有32%的林產品可納入碳匯計算,忽略針葉林與闊葉林等不同樹種的利用材積、留存比率可能不同,建議應依樹種特性不同訂定不同計算方式。

農業部代表回應,6年的設計主要想鼓勵有意願的業者從現在就開始積極做森林經營管理活動,因為森林經營需要做基線調查、相關紀錄等前置準備工作,這些都需要時間,且也有考慮6年內必須執行相關措施才能適用專案。

至於木材積轉換利用材積比率與收穫林產品留存係數,農業部坦言資料來源是根據財政部定義,數字確實只是初估,沒辦法表列不同樹種,對未來產品追蹤也比較困難。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說,委員對於森林經營碳匯專案適用條件、計算及監測多有討論,最後決議請農業部再開一次專家會議釐清收穫林產品留存係數的計算方式,下次專案小組將聚焦收穫林產品留存係數,之後就可提送大會審查。

至於今天討論第二案的「竹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蔡玲儀說,委員會對於是否規定最小面積、未來操作方式、計入期有意見,有委員認為竹子生長快速,可能5年就一次砍掉,計入期20年太長需再斟酌,也提及收穫竹產品用途廣泛,像是竹籤、農用支架使用期短,減量方法學必須考量保守性,確保二氧化碳長期間留在生物體材積上。

蔡玲儀說,國際間目前沒有針對竹林碳匯的減量方法學,僅參考中國方法學,但國際民間機構並沒有相關作法,台灣現在要發展本土方法學,必須再更嚴謹討論。

環境部 農業部

延伸閱讀

台幣活存優利 喊到10% 定存利率最高也接近2%

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通過 不義遺址42處潛在遺址64處

影/力挺花蓮 農業部攜手台北101從心出花

更新草案!葡萄牙計劃2030年底前 再生能源占最終能源消費51%

相關新聞

9縣市發低溫特報「溫度下探10度」影響持續到明上午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中央氣象署今天下午4時31分針對9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影響時間到明天上午,包含新北市、新竹縣、苗栗...

長照機構AI幫手 減少住民死亡

長輩夜間離床或呼吸出現異常,系統會立即發出警示;飲食、沐浴、生理監測數據也翔實記錄,家屬可上網隨時掌控。老年人口眾多,加...

年前挑戰首波寒流!除夕恐破過去8年最低溫紀錄 最冷時段曝光

不到10天就要過年了,氣象專家指出,今(19日)大陸冷氣團持續減弱,直到下周日(26日)晚間開始強冷空氣南下,預期影響到小年夜、除夕、初一(27-29日),目前來看強度有機會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是否達寒流待觀察,但出現10度以下低溫機會高。

地牛翻身!花蓮規模4.3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地牛翻身!上午10時28分花蓮發生規模4.3地震,最大震度花蓮4級。

衛福部研議 助產所不接生也能開業

於婦產科產檢、生產已是現今產婦主流的選擇,過去常見的助產士漸漸消失,全台近十年新發證助產師總計三三五人、助產士十四人,據...

台中春節疏運計畫出爐!台61、台74線塞車時段曝光

今年春節連假長達9天,公路局公布春節連續假期交通疏運計畫從1月24日下午至2月3日上午,預估1月24日(周五)下午,台6...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