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碗筷也中!醫點名5大洗碗NG行為:恐孳生細菌、縮短使用壽命

醫師點名5大民眾常犯的洗碗誤區。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醫師點名5大民眾常犯的洗碗誤區。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盛裝料理的碗盤、餐具是除了食物之外最易接觸口腔的東西,用正確的方式清潔碗盤才能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安心。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近日分享,許多家庭洗碗的方式存在著誤區,若未改正,長期下來可能會對健康造成不小的影響。

黃軒醫師在FB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分享了許多人在洗碗時易犯的「5大誤區」,包括長時間泡碗筷、洗碗時過於節約用水 、碗筷未乾就收起來 、疊放碗筷及使用洗碗布等等。黃軒表示,這些不恰當的清潔方法,可能會導致碗筷孳生細菌,或是縮短餐具的使用壽命。

NG行為1:長時間泡碗筷

黃軒表示,長時間將碗筷浸泡於水中,看似能徹底清潔,事實卻可能相反。這個行為給細菌提供了有利繁殖的潮濕環境。並且,浸泡雖然可以軟化頑固的汙垢,但若是時間過長,水中的油脂和食物殘渣可能會分解,進而產生更多細菌。此外,碗筷表面也可能產生一層黏滑的細菌膜,加大清洗難度。

除了細菌問題外,長時間浸泡木製、竹製的筷子,還會讓它們吸水膨脹,導致開裂或變形,縮短餐具的使用壽命。

黃軒表示,用餐完畢後應盡快清洗碗筷,如有頑強的汙垢附著,仍可以將碗筷浸泡在水中,但「不宜超過20分鐘」,以免細菌繁殖。

NG行為2:洗碗時節約用水

節約用水雖是好事,但若未確實沖洗碗筷,導致洗碗精等化學物質殘留於表面,可能會讓對化學成分過敏的人出現皮膚或消化系統的不適,長期攝入更會使身體產生負擔。

黃軒建議,洗碗時應確保使用足夠的水進行清潔,尤其有凹槽或細小縫隙的器具,需特別細心清洗。此外,若想有效減少用水量又不影響清潔效果,還可以使用節水噴嘴,將碗筷上大部分污漬刮掉再進行清洗。

NG行為3:碗筷未乾就收起來

一洗好碗筷就馬上收起來,此舉雖然方便,但潮濕的環境可能會讓霉菌孳生,甚至產生強致癌物質「黄曲霉素」,碗筷表面也容易積聚有害微生物及細菌,進而導致食安或其他健康問題。

黃軒建議,清洗完碗筷後應將其放置在通風處晾乾,確保無水分殘留,也可以使用碗架或晾乾網來加速乾燥過程。

NG行為4:碗筷疊著放

為了節省空間,許多人會在洗完碗後將它們疊放在一起,但這麼做可能會產生細菌交叉汙染、不易乾燥及食物碎屑殘留於碗底等問題,進而增加細菌孳生風險。

黃軒建議,除了可將洗好的碗筷立放於碗架上,並置於通風處晾乾外,還能使用專門的烘碗機,將碗筷分開放置,確保每個碗和筷子都能接觸到空氣,迅速乾燥。

NG行為5:用洗碗布

洗碗布雖可以清潔乾淨表面的污漬,但它同時也是細菌孳生的溫床。由於洗碗布時常處於潮濕狀態,再加上食物殘渣的堆積,很容易使細菌在此繁殖,如果沒有定期更換或消毒它們,這些細菌就會在廚房器具中傳播、交叉汙染。

黃軒表示,如要使用洗碗布,應在每日使用過後將其徹底清洗、消毒,並置於通風乾燥處,此外,養成每周更換洗碗布的習慣也很重要。

廚房 污漬 醫師 食安 餐具

延伸閱讀

本以為要在吵鬧聲中用餐 他踏進新竹早餐店驚見「高水準1幕」:怎麼那麼乖

下周一「大暑」4生肖飛黃騰達!鼠高層青睞、猴朋友是貴人、他恐人紅遭嫉

可不可「口水手搖」喝下去會怎樣?毒物專家警告恐怖下場

日本旅遊遇闌尾炎!他「1原因」被醫院拒收 靠駐大阪辦事處撿回一命

相關新聞

「拉波德氏亂數」描寫東歐屠殺史 童偉格摘聯合報文學大獎

第十一屆聯合報文學大獎昨天舉行贈獎典禮,由聯合報執行董事項國寧致贈獎金一百零一萬與獎座給得主童偉格。童偉格以描述東歐大屠...

攻大巨蛋周杰倫霸氣問「想聽什麼?」 釣出蔣萬安留言

亞洲天王周杰倫的「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將在今年12月上旬於台北大巨蛋登場,周杰倫也在個人IG霸氣留言「說吧,想聽什麼?...

兒少車禍死亡 機車事故占89%

去年兒少交通事故死傷人次突破三萬人大關,高於過去四年同期。四年來,機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三三八人,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百分...

5地「山區暴雨」國家級警報響 北北基宜大雷雨

中央氣象署針對台北市、宜蘭縣、基隆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中午12時45分;慎防劇烈降雨、雷擊,溪河水暴...

郵局重複撥薪 逾萬名國軍多領3.8億元遭急追回

不少企業單位會以郵局作為薪轉帳戶,台中民權路郵局9月5日進行國軍中部地區財務處撥薪作業時,因重複傳送,有多達1萬0964...

摩羯恐成今年最強颱風 鄭明典po圖示警:會帶來很大災害

中颱摩羯仍增強中,可能升級成強颱,成為今年最強颱風。中央氣象局前局長鄭明典稍早在臉書po出衛星雲圖指出,摩羯颱風又強、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