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水餃一顆9元!南機場「秀昌水餃」調漲了 老主顧「一招」應對

家寧聲明出自律師之手?他指這兩點可看出有人指點

獨/中年自殺人數最多...諮商補助將續辦 有望擴至44歲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記者曾吉松/攝影

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上路即將滿周年,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指出,超過7萬人使用該方案,其中三成高風險族群,經過轉介而及早就醫。他指出,中壯年是國內最大自殺族群,應將方案擴大補助至44歲,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在7月中旬可望進一步公布,並建議增加高風險者補助次數,放寬行動心理師支援報備規定、加快行政核銷速度,以及時協助有需求者。

因國內青少年、青壯年自殺死亡率上升,心健司於去年8月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補助15至30歲民眾三次免費心理諮商,至今使用總經費超過億元,幫助7萬多人次,其中約33.7%、1萬多名高風險患者被轉介而及早就醫。

根據112年死因統計指出,自殺死亡人數為3898人,創近14年新高,45至64歲中壯年是自殺最大族群,共1345人、佔35%,25至44歲1139人居次、佔29.2%,而青少年、青壯年因自殺死亡率上升,成為第一波補助對象。據悉,心健司擬續辦該服務。

此外,王仁邦表示,中壯年族群堪稱「四面楚歌」,在職場上多擔任中階主管,夾在高層主管及下屬間,對內也需面臨上有老、下有小及婚姻的壓力;未來有機會擴大補助對象,至少到經濟尚不穩定的44歲,且前三次諮商較屬於心理檢傷,或可增加簡式健康量表(BSRS-5)、自殺意念大於等於2分或其他檢測判定的高風險者補助次數到6次,讓社安網接住更多人。

方案推出後,引起熱烈迴響,滿意度也高達96%,但是服務卻有僧多粥少的現象。王仁邦說,現行心理師法規定,心理師若到執業登記場所以外的單位執業,如其他心理諮商所,須事先上系統支援報備,最快當天通過,慢則耗時2至3天,難應對緊急需求,實務上常有心理師先違法提供服務,事後被罰款數萬元,或乾脆不核銷,自行吸收諮商費用,「類似事件各地頻傳,我們也與衛福部、衛生局討論中,希望之後不需逐筆報備,而是統一以機構為單位,為方案中的心理師支援報備。」

行政核銷平均花費三、四個月,醫療院所須代墊費用,影響提供服務意願,王仁邦表示,協會也收到建議政府應跨部會合作,加快核銷速度,避免醫療端人力、行政、專業成本考量,損害民眾就醫權益。

延伸閱讀:🎧|三明治中年人是自殺最大族群!精神科醫分享3步驟拆彈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記者曾吉松/攝影

心理師 心理諮商 衛福部 風險

延伸閱讀

🎧|三明治中年人是自殺最大族群!精神科醫分享3步驟拆彈

母溺斃2女羈押第一晚吃睡正常 看守所排心理師貼身關懷

李敖長女檢舉賴佩霞心理師資格 黃士修回「她搞不清楚」挨告誹謗不起訴

心理諮商補助 20至26歲用最多 畢業後職場問題最大宗

相關新聞

醫療調解沒期限 醫病都折磨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去年元旦上路,醫療爭議處理強制先調解,即使當事人逕行提告,院檢也須先移付調解。彰化蕭姓老翁去年因...

台灣45%罕病家庭 不只1人罹病

罕病法立法至今廿五年,罕見疾病基金會昨公布首份「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罕病家庭除病友本身,三親等內有其他家人罹患...

畜牧司前司長遭彈劾 陳吉仲出聲力挺!稱雞蛋過剩是因「政治操作」

監察院今表示,農業部畜牧司前司長張經緯職掌雞蛋緊急調度相關計畫執行情形實際的管理及監督不當,包含專案進口雞蛋逾期數量達5...

台東規模5.7地震威力相當「0.18顆原子彈」氣象署:是獨立事件

地牛翻身,中央氣象署今天發布第114070號地震報告,台東今天下午1時9分發生規模5.7地震,震央位於臺灣東部海域,地震...

明起4天雷雨狂炸!周日低溫急凍僅10度 下周挑戰寒流

今天天氣穩定溫暖,但明天起受鋒面影響,一連4天全台各地都要注意陣雨或雷雨,周六還有強烈冷氣團接力,周日氣溫明顯轉冷,中央...

迎「多死社會」 台灣準備好了嗎

內政部統計,台灣已連續十四個月人口負成長,根據國發會資料,推估到二○三一年,台灣死亡人數(廿二萬人)是出生人數(十一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