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蕭敬騰偕愛妻Summer現身婚宴 千萬鴿子蛋閃瞎600賓客

彰化夫妻爬內樹尾山「妻墜崖身亡」 搜救員:山不高卻比百岳刺激

分析/謝國樑保住執政江山 贏的五大關鍵因素

缺牙影響飲食與吞嚥 及早維持口腔健康

醫生提醒,口腔健康也會影響吞嚥功能,需分次刷牙、注意軟硬組織清潔,以維持良好口腔。(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醫生提醒,口腔健康也會影響吞嚥功能,需分次刷牙、注意軟硬組織清潔,以維持良好口腔。(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口腔若不健康會影響牙齒,導致吞嚥困難!」學者黃純德30日於研討會從口腔角度探討吞嚥困難,他提醒說,若口腔不健康,蛀牙、牙周病與缺牙等口腔問題都會導致吞嚥困難,進而影響日常生活飲食與情緒;他建議多次清潔牙齒維護口腔健康。學者孫淑芬則提醒醫生,可適當採用纖內視鏡吞嚥評估(FEES)作為治療吞嚥困難的療法。

口腔健康影響吞嚥

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會理事長王亭貴表示,我國在2018年成為超高齡化社會,老化造成吞嚥困難非常常見,因此希望透過說明高齡者常遇到的咀嚼與口腔衛生問題,還有介紹FEES等治療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如何因應高齡化、失智症等原因造成的吞嚥困難。

高雄醫學大學教授黃純德指出,吃東西不只攝取營養,還有感覺的問題,因此維持良好的口腔健康以維持咀嚼功能很重要,才能幫助營養吸收、預防過敏,甚至減少失智症發生。他解釋,吞嚥很重要的部分是「如何知道何時吞下去」,這就是牙齒牙周膜的功能,若沒有維持好口腔健康,容易產生蛀牙、牙周病,進而影響吞嚥。

注意口腔衰弱與假牙

「缺牙、牙結石與牙周病都可能造成吞嚥困難!」黃純德說,近年來口腔衰弱症,還有假牙裝置不當也會造成吞嚥困難,若有牙結石、口咽分泌物等都要協助個案維持口腔清潔或拔牙,避免出現後續的感染與吸入性肺炎。他提醒,有研究指出,有口臭、口咽分泌物、乾口症與抗拒刷牙狀況者,罹患吸入性肺炎的機率比一般高出4倍。

黃純德說,吞嚥要維持正常,上下顎咬合需要能夠在吞嚥時能輕輕閉合,另外近年來也有「8020」的概念,就是「80歲還要有20顆有功能的對咬牙」,而改善口腔健康也有助牙齒維護,減少吞嚥困難的問題。

分次刷牙減少風險

針對本報記者提問,如何培養正確刷牙習慣以改善口腔健康?黃純德表示,針對硬組織(牙齒部分),牙縫與牙齦需要注意避免殘渣,若每天早上刷牙,各系統都尚未準備好,容易讓更多細菌進入身體,因此建議每天多次清潔,睡前一定要刷牙,減少口腔細菌孳生量。

另外,黃純德提醒,口腔上顎與舌頭等軟組織部分也要清理,並搭配口腔運動操,就可以更好維持口腔健康。

高雄榮總復健部教授孫淑芬表示,FEES有助了解病人吞嚥解剖結構與生理機轉,評估病友是否可由口進食,並判斷適合病友的飲食種類與方便消化的食糰大小。此外,家屬與病友可在螢幕上看到吞嚥過程與嗆咳嚴重性,有助學習正確的吞嚥動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失智症 牙周病 牙齒

延伸閱讀

漱口水之後還要用清水嗎?漱口水錯誤使用3行為

十大口臭改善方式擺脫口腔異味 喝無糖綠茶也有用!

擺脫口腔異味!網推十大口臭改善方式 還你清新好口氣

吃冰和喝咖啡都上榜!6種常見食物超傷牙:保護牙齒這樣做

相關新聞

民眾搭台鐵遲到還拿零錢盤狠砸站務員 台鐵說話了

有女乘客搭乘台鐵逾時不及上車,售票員依規定協助不占位改乘其他列車,但該女乘客不滿處理結果,竟開始言語攻擊,甚至拿零錢盤砸...

今出遊避7地雷路段 晚間8時前國5北向入口高乘載管制

交通部高公局今天表示,昨天全日交通為107.4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的1.2倍,預計今日交通量為106百萬車公里,重點...

國光流感疫苗變色 同批已用7.5萬劑

公費流感疫苗十月一日開打,衛福部疾管署昨晚公布,基隆市主動通報,發現一劑國光流感疫苗呈現黃色,經查同批號疫苗共計驗收約十...

把握晴朗好天氣 中南部將迎「秋老虎」 下周六冷空氣到

未來1周天氣大致穩定、晴朗,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表示,東側偶有降雨情形,午後南部地區及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另外,清晨、...

5542人!台灣人瑞再創新高 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昨天是重陽節,衛福部統計,截至今年九月,全台共有人瑞五五四二位,比去年的五○一一人,一口氣增加五三一人;其中二○三四人是...

外送新制 3公里最低運費可能漲至60元

交通部預告修法,訂定機車外送費率公式。根據全國外送產業工會初步建議,每單基本運費收六十元(三千公尺),夜間加收廿元,送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