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蛇麼都有!台彩推春節限定5款新刮刮樂 總獎金逾98億元

中職/樂天女孩8位重量級成員離隊 籃籃最新動向曝光

股匯雙殺…新台幣貶破33元改寫近9年新低 匯銀人士:預料中

印尼船員於台籍漁船身亡 「昇豐266號」調查報告出爐:無法自然通風

去年3月24日一艘本國籍漁船「昇豐266號」航行於巴布亞紐幾內亞拉包爾港西北方約540浬公海,發現1名印尼籍船員昏倒於凍結室地板,經搶救無效後罹難。圖/運安會提供
去年3月24日一艘本國籍漁船「昇豐266號」航行於巴布亞紐幾內亞拉包爾港西北方約540浬公海,發現1名印尼籍船員昏倒於凍結室地板,經搶救無效後罹難。圖/運安會提供

去年3月24日一艘本國籍漁船「昇豐266號」航行於巴布亞紐幾內亞拉包爾港西北方約540浬公海,發現1名印尼籍船員昏倒於凍結室地板,經搶救無效後罹難。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今公布調查報告,發現漁船凍結室無法自然通風,也無強制通風裝置,且地板冷卻盤管無任何防護措施,致船員吸入過量冷媒後死亡。

運安會調查發現,事故當日昇豐266號漁船1名船員於凍結室內整理漁獲時,內凍結室地板冷卻盤管焊接處可能因鏽蝕、重力壓迫或其他因素造成破裂導致冷媒外洩。當船員在凍結室處理漁獲時,艙門關閉未能有效通風換氣,致船員吸入過量冷媒後死亡。

運安會表示,昇豐266號漁船凍結室僅一個出入口,無法自然通風,且無強制通風裝置,船員於凍結室工作時,若能攜帶或備置氣體偵測器,或艙外有人可隨時注意艙內情形,將可降低凍結室內缺氧或中毒風險。此外,昇豐266號漁船內凍結室地板冷卻盤管並無任何防護措施,可能因人員踩踏、漁獲重壓等原因,造成冷卻盤管焊接處破裂導致冷媒外洩。

運安會指出,昇豐266號漁船船東與船員若能共同訂定漁船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將可使船員更能了解漁船上作業安全防護措施,也提升船員安全意識,降低事故發生風險。

針對此次事故,運安會建議農業部漁業署,與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及交通部航港局合作,研擬漁船冷凍漁艙安全防護措施,以避免船員發生缺氧或中毒事故;與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合作,加強宣導我國籍漁船船東與船員共同簽訂漁船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守則,以落實職業安全衛生法等相關規定。

另研擬修訂「漁船職業安全衛生工作手冊」及「漁船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增修漁艙中作業安全防護相關內容,包括避免船員因漁艙換氣不良而缺氧或中毒,及地板冷卻盤管因踩踏、重壓或鏽蝕損壞之相關檢查與防護措施,完成後供國籍漁船船東依循使用。

運安會建議交通部航港局、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協助農業部漁業署,研擬漁船冷凍漁艙安全防護措施,以避免船員發生缺氧或中毒事故。

運安會建議「昇豐266號漁船船東」,加強漁艙地板上冷卻盤管之防護措施,並定期檢查盤管狀況,以降低人員踩踏、重壓或鏽蝕導致冷卻盤損壞致冷媒外洩風險。另加強船員在漁艙中作業安全防護訓練與宣導,或備置氣體偵測器,以降低船員在漁艙中發生缺氧或中毒事故風險;加速與船員共同簽訂漁船職業工作守則,以落實職業安全衛生法等相關規定。

衛生署 運安會

延伸閱讀

公布中捷事故調查 運安會點名未規範緊急停車授權機制

調查報告出爐!中捷手動駕駛阻列車需15秒 運安會:當天列車12秒就撞上

運安會中捷事故調查報告 交通部、中市府和業者均被要求改善

相關新聞

弱勢家庭困窘 三餐變兩餐想辦法活下去

物價飛漲,弱勢家庭負擔更顯沉重。家扶基金會去年底對扶助的弱勢家庭問卷調查,自覺伙食費有困難的家庭高達百分之五十四,百分之...

台中5寶爸原承諾不再生突又晉升「6寶爸」近況曝光

台中30歲江男,2020年底以「5寶爸」籌孩子醫藥費要賣嬰兒推車引熱議;市議員江和樹今天到江男工作的汽修廠探視,得知江男...

今年健保總額9286億元新高 民團憂保費調漲

今年健保總額拍板,首度突破九千億元,成長金額史上新高。衛福部社會保險司代理司長陳真慧說,今年度健保總額成長率百分之五點五...

麻疹疫苗詢問度飆高 診所缺貨

麻疹疫情延燒,確診者足跡遍布多處,部分民眾搶打疫苗,卻撲了空,臨床醫師呼籲,衛福部釋出公費麻疹疫苗,供高風險族群自費接種...

食物中毒擴大32人中鏢!饗饗信義店想復業遭打槍 北市府說重話了

饗饗微風信義店爆出疑似食物中毒,北市衛生局直至今天下午持續接獲醫院通報就醫,已累計32人,有持續擴大之虞,駁回業者復業申...

醫師提醒春節前快打疫苗 避免重演2016年「流感癱瘓急診惡夢」

目前是流感的高峰期,上週類流感門診就有12萬7千人就醫,加上春節民眾南北往返,容易讓流感傳播。日前兒童急診科醫師謝宗學提醒「今年最長的春節假期,又有長時間醫療院所休假,擔心流感一發不可收拾,重演2016年春節流感癱瘓急診惡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