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公告15空汙樹種 中市環保局:應有實證研究再推
![都會區綠樹、植栽難得,環境部公告避種15樹種恐致空汙,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說,應有實證研究與學術界共識再推動。圖/中市府提供 都會區綠樹、植栽難得,環境部公告避種15樹種恐致空汙,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說,應有實證研究與學術界共識再推動。圖/中市府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06/28/realtime/29901863.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環境部近日公告15種樹種恐衍生臭氧,除常見的楓香、烏心石、水黃皮等,還有林業署獎勵造林樹種台灣肖楠。台南市環保局去年率先公告,空品區不補助種植高臭氧潛勢樹種。不過,台中市環保局表示,地球暖化導致臭氧問題加劇,種樹是普世公認對抗溫室氣體的最佳方法,相關建議應有實證研究,並取得學術界共識。
台南市環保局從去年起公告9種樹種,在空氣品質淨化區內,不補助種植具有相對較高排放異戊二烯的植物,包含垂榕、印度橡膠樹、麵包樹、楓香、水黃皮、印度黃檀、白千層、蓮霧、芒果等。
台南市環保局表示,去年公告不補助這9類樹種,因為環境部對此議題召開多次研討會,根據研討會內容與中外學者文獻研究,率先對外公告,希望未來公園綠地、行道樹,少種這些高臭氧潛勢樹種。
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說,臭氧生成原因複雜,主要是工廠、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具有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等前驅物質,在太陽光照射下光反應產生,地球暖化氣溫上升,臭氧問題就會越嚴重,種樹是普遍公認對抗溫室氣體、讓地球降溫的方法,也可減少臭氧生成速度。
他認為,環境部公告易衍生臭氧的樹種,應有更多實證研究,而且要取得學術界共識;例如樹種的降溫效果、揮發性有機物導致臭氧生成的數量等,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陳宏益說,要減少臭氧生成,應該加強管控移動汙染源,因為汽機車燃燒石油釋放的物質,包含氮氧化物、未燃燒完全的有機性揮發物,這都是臭氧生成的前驅物質,推動大眾運輸系統,才是減少臭氧與空汙的關鍵。
台中市建設局表示,中市行道樹最多為樟樹、小葉欖仁、台灣欒樹、黑板樹等,共計6萬2860棵,楓香、烏心石、水黃皮、台灣肖楠等共計1萬9122棵;新植樹木以耐空汙、樹形優良為主,例如杜英、台灣欒樹、大花紫薇等,沿海地區種植白水木、黃槿、欖仁等耐鹽抗風樹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