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國內輸液缺口未解 食藥署:數量沒有「缺」、估國內產能8月才能提高
國內輸液大廠「永豐化工」,因重大違規停產中。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已請國內合格廠商增產,但要將產量拉高到50萬袋,評估至少要到8月;核准專案輸入部分,截至本周將有124.36萬袋抵台,並表示數量上沒有「缺」,但這段時間對醫院端可能會有點不方便,請醫院體諒,食藥署將協助處理。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為滿足臨床端對輸液產品的需求,經請國內合格廠商持續增產,並核准專案輸入,累積至本周,以500毫升計算,包括本周到貨的36.36萬袋在內,專案輸入生理食鹽水將達約124.36萬袋,食藥署並經調查臨床需求,至本6月24日中午,已陸續分配予醫療機構共381家次,國產加上專案輸入合計約123萬袋。
針對目前仍有醫療院所反映叫不到貨,王德原說,有些是物流因素,專案進口不一定能透過原來的物流系統運送;大包裝輸液部分,過去永豐生產的2公升品項,國內業者沒辦法做,現行專案進口都是國外既有的庫存品、以500毫升為主,到7月才可能輸入1公升包裝的產品。
王德原說,換算為500毫升,國內業者1個月約可增產46多萬袋,但輸液有注射、沖洗等不同類別,醫院端的確可能因此拿到不是原先想要的,這點還是拜託醫院體諒,當這波缺口緩解後,會持續尋找國外來源,或拜託國內廠商增產,但這需要廠商增聘人手,並訓練到位,如要增加至50萬袋以上,至少要等到8月。
王德原說,食藥署目前已將替代藥品資訊公布於「西藥供應資訊平台」,並建立媒合機制,醫療機構無法購得藥品時,可至該平台通報,也會安排專人聯繫通報機構,並媒合廠商供應,截至今年6月24日,計364間醫院及診所通報,共媒合744件,將持續調度藥品供應,並再次呼籲醫療機構,各類大型輸注液藥品切勿大量或重複訂購、避免浪費及使用於非臨床必要的用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