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累犯不減反增 學者:加強酒癮治療、酒後代駕

酒駕新法上路2年,但酒後駕車數量不減反增,且有年輕化趨勢。台灣成癮學會理事張祜銘表示,台灣趨勢與美國、日本類似,到了某個低點就遇到瓶頸,主因皆為酒癮者的酒駕累犯,目前衛福部都有提供1年4萬元醫療補助,與司法端也會溝通建立平台讓雙方合作。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政府應以多元方式宣傳酒後代駕,才能把觀念深植於心。
李克聰表示,會有年輕化現象,主要是疫情過後價值觀改變、行為模式不同,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比較沒辦法想得遠、想得多,就會出現異常行為,這也是新問題,需要研擬對策、對症下藥。
李克聰說,無論是社區、家人,都要多關懷,了解年輕族群生活,宣導方式要更人性化。年輕人應酬吃飯、喝酒,必須要找代駕,這樣的觀念要深植在內心,國外戲劇、電影就時常有這樣的情節,他建議台灣也可以這麼做,效果會更好。
張祜銘指出,台灣酒駕趨勢與美國、日本類似,到了某個低點之後都會有瓶頸,大部分是因為有「酒駕累犯」,尤其是有酒癮的人,本身不在意嚴刑峻法,台灣對策從原本的酒駕三犯強制治療,改為二犯強制治療,衛福部這2年提供酒癮患者每年4萬元酒癮治療補助。
張祜銘說,目前困境是新法上路後,司法端、民眾對於酒癮治療較陌生。民眾會認為1年內要接受12次治療會有想到工作,或是不了解治療方法;而法官、檢察官不熟悉如何與醫療端合作。
張祜銘說,其實酒癮治療資源、人力都相當充足,目前要建立雙邊溝通平台。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來說,成癮科特別門診1天就有3到4個醫生看診,一周有18個成癮門診,至少治療量能足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