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肺炎鏈球菌疫苗公費接種 剩5.4萬劑最快本周打完

65歲以上民眾可以公費接種各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圖/疾管署提供
65歲以上民眾可以公費接種各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圖/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在5月底開放50歲民眾接種公費接種1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至疫苗用完為止。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打氣踴躍,目前各縣市庫存仍有5.4萬劑,預估本周會用完,提醒接種前先詢問各地疫苗供應情形。

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馮嘉毅表示,先前曾遇過一名92歲女性為肺炎鏈球菌感染,沒有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有中風跟心律不整病史,在來就診前一周感冒,4天前發燒、呼吸困難送至急診,急診時發現有嚴重低血氧、嚴重呼吸衰竭,因此使用呼吸器、插管,並有肺浸潤。

肺炎鏈球菌為長者及幼兒常見的感染病毒,今年5月28日起開放1974年前出生的50至64歲民眾公費接種1劑PPV23,接種狀況踴躍,截至6月3日僅餘約5.4萬劑。曾淑慧說,開放至今已經打了3.2萬多人,因疫苗數量有限,實施至本周各縣市疫苗用罄為止,預估本周用完,請民眾欲接種前,先依各縣市接種地點洽詢疫苗供應情形,再行前往。

曾淑慧指出,此批疫苗用完後,仍就會提供原65歲以上民眾與55至64歲原住民的PPV23公費實施對象,提供65歲以上民眾公費接種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1劑PPV23,兩劑接種間隔至少1年,如為65歲以上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高風險對象、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上述兩項疫苗則間隔至少8周即可;另55至64歲原住民則公費接種1劑PPV23。

馮嘉毅表示,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後效果不錯,他以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搭配公費接種政策時間軸為例,臨床上好發在年齡層低的小朋友跟長者,發生率來看,小朋友加入公費接種後,長者的發生率也會跟著下降,具有群體免疫的效果。

針對兩款肺炎鏈球菌疫苗,馮嘉毅分析,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可以涵蓋到比較多血清型;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則多了攜帶蛋白,可以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比多醣體疫苗相比有更持久的免疫反應。

馮嘉毅說,以自己臨床遇到病人的經驗,長者通常都願意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公費接種其實已經提供不錯的誘因,PCV疫苗自費約需要3000元,PPV也要1500元。若是不願意接種可能是資訊不充足,或是自認身體健康。

幼兒跟長者都可以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圖/疾管署提供
幼兒跟長者都可以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圖/疾管署提供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差異。圖/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馮嘉毅提供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差異。圖/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馮嘉毅提供
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效益。圖/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馮嘉毅提供
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效益。圖/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馮嘉毅提供

疫苗 疾管署

延伸閱讀

新冠每周新增逾200例確診…各地出奇招催打XBB疫苗 全台接種率僅11%

90多歲確診兩周過世 醫師籲仍要打XBB保護「這群人」

XBB施打意願低仍有銷毀 醫師:推動固定月份打新冠疫苗

北市今年第2例M痘本土病例 衛局:40多歲男曾有不安全性行為

相關新聞

零關稅生效 「紐乳」價格仍未降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起全面生效,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零關稅來台,然而市售約一公升的紐西蘭鮮乳每瓶仍要價一二○元,業務通路價格...

台大公衛專家:3月超額死亡降 但麻疹疫情創6年新高

國內因急診壅塞,病人延後治療及新年假期等原因,2月超額死亡達29%,創新冠疫情後新高。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

輪班間隔短 客運違規率升至近4成

汽車客運業疲勞駕駛釀禍時有所聞,據勞動部最新公布二○二四年專案勞檢,發現汽車客運業處分率從二○二三年的百分之卅一點四,升...

監所醫療費缺口 擬挪罕病預備金

矯正機關收容人增加,許多受刑人為長刑期或高齡者,造成醫療需求增加。健保總額歷年編列用於監所醫療預算未大幅成長,去年產生二...

近5年嬰幼兒受虐增 逾8成父母下手

少子化已成國安議題,但嬰幼兒受虐比率卻逐年升高,衛福部保護司最新統計顯示,平均每年接受二千名嬰幼兒受虐通報,超過九成三為...

對等關稅恐使癌症用藥漲價?病團籲加碼癌症新藥基金

美國總統川普預告,下一波對等關稅將對藥品開徵。此舉恐釀成國際新藥漲價,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表示,因應癌症藥品漲價,衛福部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