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絕無僅有!疫情期間台灣孩童近視率增幅低 眼科醫師揭露關鍵

國際期刊Nature近期刊出台灣近視防治成果,提到新冠肺炎期間台灣孩童近視率僅微幅增加,增幅遠低於其他東亞地區,是近視防治範例。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吳佩昌說,台灣持續宣導「近視是一種疾病」,以「天天120」計畫,推廣學童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的觀念,讓台灣近視率從最糟糕時期高達50%,目前降至4成多,「是世界絕無僅有」。
吳佩昌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民眾減少外出,許多地區的孩童近視率大幅度增加,中國大陸山東、香港等地區甚至飆高到原本的2.5倍以上;台灣的兒童近日率近10年來,從50%一直往下降到44.5%,疫情爆發後略為上升到45.2%,幅度遠低於其他東亞地區,3年間大致持平。
吳佩昌表示,台灣自2010年推出的「天天120」計畫鼓勵孩子每天走出戶外活動至少2小時,並持續宣導「近視是疾病」,而疾病應該要被治療的觀念,消除家長對於近視加深是正常生理現象的迷思,兩者結合下,台灣疫情前數年間的孩童視力不良率維持下降趨勢。
吳佩昌說,台灣孩童視力不良率控制成功關鍵,是衛福部宣導「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教育部呼籲學童「下課儘量到戶外活動」,都起到很大作用,近年來國人對近視治療有更多理解,只要有異常就會配合用藥,能控制住孩童視力不良率。
吳佩昌說,近年政府推行「生生用平板、班班有冷氣」一定程度上讓學童戶外活動意願降低,需要政府更大力的倡議「下課就到戶外」,除幫助孩子護眼、增加維他命D、增加社交機會外,若在課間暫時關閉教室內的冷氣與燈光,也將有助於節能。
吳佩昌表示,中國「唯有讀書高」觀念深植人心,孩子不容易有戶外活動的機會,中國政府為了防止孩童近視,試圖把戶外帶進室內,推廣玻璃教室、特殊照明設備、自然主題壁紙等,但效果仍未知。
吳佩昌說,台灣雖有取戶外教學,老師仍認為窒礙難行,建議新課綱可考慮納入每天1堂體育課,強化「天天120」護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